江淹才盡

成語拼音

jiāng yān cái jìn

江淹才盡成語解釋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後來常用於比喻才思衰退。

典故出處

南朝·梁·鍾嶸《詩品》:“爾後爲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成語典故

南朝梁時期,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刻苦讀書,文思敏捷,作品深得衆人喜愛。官至光祿大夫後文章大不如以前,詩也平淡無奇。原來他去宣城遊玩時,在冶亭夢中見到郭璞,郭璞向他討還五色筆,從此就文思枯竭,才能喪盡。

成語造句

他曾經才華橫溢,如今卻靈感枯竭,彷彿江淹才盡一般,再也寫不出優秀的作品了。

成語故事

在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江淹的文學家,他自幼聰慧,以其出衆的才華而聲名遠揚。 江淹年少時便勤奮好學,博覽羣書,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寫下了許多令人讚歎的文章和詩篇。他的作品言辭優美,意境深遠,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讚賞。在當時的文壇上,江淹可謂是一顆璀璨的明星。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江淹的境遇發生了變化。他步入仕途,開始忙於官場事務,漸漸地疏忽了對文學創作的鑽研和投入。與此同時,他的生活也變得安逸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刻苦努力。 一次,江淹奉命寫一篇重要的文章,他坐在桌前苦思冥想,卻始終無法找到靈感,筆下的文字也變得平淡無奇,毫無往日的風采。他感到十分困惑和沮喪,不明白自己爲何突然失去了曾經擁有的那種才華橫溢的狀態。 後來,江淹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難以再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人們開始對他的才華產生懷疑,曾經對他讚譽有加的人也紛紛搖頭嘆息。 江淹的經歷正如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因爲在成名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沒有繼續勤奮學習和積累,導致才華逐漸枯竭。這也驗證了那句“業精於勤荒於嬉”的道理。 江淹才盡的故事成爲了後世的一個警示,提醒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能停止追求知識和進步的腳步。即使擁有再高的天賦和才華,如果不加以珍惜和持續培養,也會如曇花一現般消失殆盡。只有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長久的輝煌和成就。 雖然江淹最終因才盡而令人惋惜,但他曾經的輝煌成就依然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故事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才華不是永恆不變的,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和培育,才能讓它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江淹才盡-成語圖片

江淹才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