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忿棄瑕

成語拼音

juān fèn qì xiá

捐忿棄瑕成語解釋

忿怨恨。瑕玉上的斑痕裂紋,比喻舊有的嫌隙。拋棄怨恨和嫌隙。指重歸於好。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面對曾經的分歧與矛盾時,我們應該學會捐忿棄瑕,以更加包容和豁達的心態共同邁向未來。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兩個諸侯國,分別是衛國和鄭國。這兩個國家之間長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紛爭。 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性格有些急躁,鄭國的國君鄭莊公也不是個輕易妥協的人。多年來,雙方因爲邊境領土等問題時常發生摩擦和衝突,兩國關係十分緊張。 有一次,衛國和鄭國之間又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爭。戰爭過後,雙方都損失慘重,百姓們也深受其苦。兩國的大臣們看到這種情況,都意識到這樣持續爭鬥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衛國這邊有一位智慧的大臣名叫石碏,他向衛靈公進言:“主公,如今我們與鄭國長期爭鬥,雙方都疲憊不堪。我們應該尋找一個機會,捐忿棄瑕,放下過去的憤恨和嫌隙,與鄭國重新修好,這樣才能讓兩國都獲得安寧和發展。” 衛靈公聽了石碏的話,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這些年與鄭國的爭鬥,的確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太多的痛苦。鄭莊公那邊,也有大臣向他提出了類似的建議。 經過一番思考和權衡,衛靈公最終決定派遣使者前往鄭國,表達願意捐忿棄瑕、化干戈爲玉帛的意願。鄭莊公收到衛國的信息後,也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於是也積極迴應。 就這樣,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衛國和鄭國放下了過去的恩怨,重新簽訂了和平協議。兩國開始加強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百姓們也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捐忿棄瑕不僅僅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更是一種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態度。歷史上許多明智的統治者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下紛爭和矛盾,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就如同齊桓公不計較管仲曾經射他一箭,反而任用管仲爲相,最終成就霸業。捐忿棄瑕,能讓我們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胸懷去面對世界,促進和諧與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捐忿棄瑕,不要總是執着於過去的恩怨和矛盾,而是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對待他人,這樣才能營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環境。

捐忿棄瑕-成語圖片

捐忿棄瑕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