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名責實

成語拼音

kòng míng zé shí

控名責實成語解釋

控引;責求。使名聲與實際相符。

典故出處

《史記·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們在處理工作時,應當遵循客觀規律,做到公平公正,而非單純爲了追求表面效果而忽略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控名責實。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君主十分注重對官員的管理和考覈。 當時,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他巧言令色,善於阿諛奉承,憑藉着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在朝中混得風生水起。然而,他實際上並沒有做出多少真正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實事。 君主漸漸察覺到了這種情況,他意識到不能僅憑官員的言辭和表面功夫來評判他們的功績。於是,他決定實施一種新的考覈制度,那就是要“控名責實”。君主開始仔細考察每一位官員的實際作爲,深入瞭解他們所負責的事務的進展和成果。 對於那些只追求虛名而不務實幹的官員,君主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懲處。就像那位善於奉承的大臣,當他的種種不實行爲被揭露後,君主果斷地剝奪了他的官職,讓他明白了徒有其名是無法長久立足的。 而對於那些兢兢業業、真抓實幹的官員,君主給予了豐厚的獎勵和晉升。這些官員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實,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爲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福祉做出了貢獻。 在這種“控名責實”的制度下,朝堂的風氣煥然一新。官員們不再熱衷於追求虛名和表面的榮耀,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實際工作上。國家也因此變得更加富強,百姓們過上了更加安居樂業的生活。 歷史上,許多明智的統治者都明白“控名責實”的重要性。就如同《史記》中所記載的那些賢明之君,他們善於辨別官員的真實才能和作爲,以此來確保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而那些只注重虛名、不務實幹的朝代,往往會走向衰落和滅亡。這個國家的君主以史爲鑑,通過“控名責實”讓國家走上了繁榮昌盛的道路,成爲了被後世傳頌的一段佳話。它也提醒着後人,在任何時候,都要追求真正的價值和成果,而不是被虛假的表象所迷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實現更大的成就。

控名責實-成語圖片

控名責實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