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伏鹽車

成語拼音

jì fú yán chē

驥伏鹽車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典故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

成語典故

有一匹千里馬因爲落在一個無能無知的主人手中,每天只能拉車與馱載重物,不能發揮他的專長,慢慢地衰老下去。碰巧在拉鹽車的時候碰上了伯樂。伯樂花錢買下他,並經過精心餵養,半年後就成爲真正的千里馬。

成語造句

他空有一身才華,卻無人賞識,猶如驥伏鹽車般被埋沒。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孫陽的人,他對馬有着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湛的相馬技藝,人們尊稱他爲伯樂。 伯樂聲名遠揚,許多人都帶着自己的馬請他鑑定。有一次,伯樂在路途之中,看到一匹拉着鹽車艱難前行的馬。這匹馬瘦骨嶙峋,皮毛粗糙,但其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與衆不同的神采,它的步伐雖然沉重,但依然有着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和氣質。伯樂立刻被這匹馬吸引住了,他走近仔細觀察,心中不禁一陣驚歎。他意識到這匹馬絕非普通的拉車之馬,而是一匹千里馬,只是因爲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纔會被埋沒在此,做着這沉重的拉鹽工作。 伯樂心疼不已,他撫摸着這匹馬的馬背,感慨地說:“這匹馬本應馳騁在廣闊的草原上,發揮它真正的才能,如今卻被困在這裏,實在是太可惜了。”他深知這匹馬的價值遠非眼前所見,於是他決定幫助這匹馬擺脫困境。 伯樂找到了鹽車的主人,對他說:“你這匹馬其實是一匹千里馬,如果你繼續讓它拉鹽車,只會浪費它的才能。”鹽車主人聽了伯樂的話,卻不以爲然地說:“它不過是一匹普通的馬,能拉得動鹽車就已經很不錯了。”伯樂見鹽車主人不相信自己,便詳細地向他解釋了這匹馬的獨特之處和千里馬的特徵。鹽車主人雖然還是有些懷疑,但在伯樂的堅持下,還是同意將馬賣給了伯樂。 伯樂帶着這匹千里馬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精心地照料它,給它餵食最好的草料,讓它休息調養。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這匹馬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神采,它的身體變得強壯,皮毛也變得光滑亮麗。伯樂知道,是時候讓這匹馬展現它真正的實力了。 伯樂帶着這匹馬來到了一個賽馬場,讓它與其他的名馬一較高下。這匹馬一開始還有些拘謹,但當比賽開始後,它立刻展現出了驚人的速度和耐力,將其他的馬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在場的人們都驚呆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出色的馬。伯樂看着這匹馬在賽場上馳騁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從此,這匹馬成爲了一匹備受矚目的千里馬,它的名字也傳遍了整個國家。而伯樂識馬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才就像這匹千里馬一樣,有時可能會被埋沒在平凡的崗位上,但只要有伯樂般的慧眼和識人之能,就能夠發現他們的真正價值,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才能。而對於那些被埋沒的人才來說,也不能放棄自己,要相信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實現自己的價值。正如那匹驥伏鹽車的千里馬,最終還是迎來了屬於它的輝煌時刻。

驥伏鹽車-成語圖片

驥伏鹽車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