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兵必敗

成語拼音

jiāo bīng bì bài

驕兵必敗成語解釋

驕兵:恃強輕敵的軍隊。驕傲的軍隊必定打敗仗。

典故出處

《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人民之衆,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成語典故

西漢時期,漢宣帝劉洵派鄭吉率軍攻打匈奴,並在車師附近屯田與駐軍。匈奴舉兵反擊。漢宣帝召集羣臣商議,丞相魏相不主張增兵,仗着國大人多就會成爲驕橫的軍隊,軍隊驕橫必定滅亡。漢宣帝決定不再派兵攻打匈奴。

成語造句

在戰場上,切不可輕視敵人,要知道驕兵必敗,只有保持謹慎和警惕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戰爭與爭鬥,其中一個故事深刻地詮釋了“驕兵必敗”這個道理。 那是在三國時期,曹操率領大軍與孫權的軍隊對峙。曹操一方兵力強盛,戰將衆多,在之前的戰役中也屢獲勝利,這使得曹操逐漸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他開始輕視孫權的軍隊,認爲自己必定能夠輕鬆取勝。 曹操的謀士賈詡曾多次提醒他要謹慎行事,不可輕敵,但曹操卻不以爲意。在這種驕傲心態的驅使下,曹操做出了一系列錯誤的決策。他貿然發動進攻,沒有充分考慮到地形和敵軍的戰術。 而孫權這邊,雖然兵力相對較弱,但將士們團結一致,衆志成城。他們仔細分析了曹操軍隊的弱點,制定了巧妙的戰術。 在一場關鍵的戰役中,曹操因爲驕傲自大,沒有做好充分的偵查和準備,就盲目地帶領軍隊深入敵軍腹地。孫權抓住機會,指揮軍隊進行了猛烈的反擊。曹操的軍隊陷入了混亂之中,被打得丟盔卸甲,傷亡慘重。 這一戰,讓曹操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想起了古人曾說過的“滿招損,謙受益”,意識到自己的驕傲輕敵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當初西楚霸王項羽,在初期也是屢戰屢勝,勢力強大。然而,他卻在後期因爲驕傲自負,不聽從謀士的建議,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 “驕兵必敗”這個成語時刻提醒着後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能因爲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自滿。只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應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不讓驕傲的情緒矇蔽了我們的雙眼,導致不可挽回的失敗。

驕兵必敗-成語圖片

驕兵必敗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