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

成語拼音

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成語解釋

飢餓的人什麼食物都可以喫,口渴的人什麼飲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滿足。

典故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齊國的公孫丑向孟子諮詢治國之道,希望他到齊國當政,或許功績會超過管仲與晏子。孟子分析了齊國的形勢,希望齊王能夠推行仁政,讓飽受戰亂的人們修養生息,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人們覺得仁政就像把他們從倒懸中解脫一樣。

成語造句

在艱難的環境中,人們往往更能體會到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的道理,對於基本的生活需求會倍感珍惜。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動盪時期,百姓們生活困苦不堪。由於長期的戰亂和天災,糧食匱乏成爲了普遍的現象。 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落裏,住着一羣樸實的農民。他們每天都辛勤勞作,可收穫的糧食卻難以維持生計。一年又一年,日子過得異常艱難。 有一天,一位名叫阿強的年輕農民,已經連續幾天沒有喫飽飯了。他餓得頭暈眼花,幾乎沒有力氣再去勞作。這天,他好不容易在野外找到了一些可以果腹的野菜,便如獲至寶般狼吞虎嚥起來。對於此時的阿強來說,這些野菜就是他眼中最美味的食物,儘管平時他可能根本不會正眼瞧這些野菜。 與此同時,村子裏的另一位村民阿珍,因爲長時間沒有水喝,嘴脣乾裂,喉嚨乾渴難耐。當她偶然發現了一處小小的泉水時,激動得幾乎要哭出來。她迫不及待地俯下身去,大口大口地喝着泉水,那一刻,她覺得這普通的泉水簡直比瓊漿玉液還要珍貴。 這個村落的情況其實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那個混亂的時代,無數的百姓都處於飢餓和乾渴的狀態。正如古語所云:“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人們在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對於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變得格外容易滿足。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在某些災荒年份,災民們爲了生存,會去爭搶那些平時根本不會喫的食物,只爲了能夠活下去。而當情況有所好轉,生活恢復平靜後,人們才又開始對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追求。 這個成語提醒着我們,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困境中的堅韌和適應能力。在艱難的環境下,人們會降低自己的標準和期望,只爲了能夠維持生命。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豐富的時代,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曾經的艱難歲月。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感恩之心,不浪費食物和資源。並且要懂得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像那些飢者和渴者一樣,學會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機會,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成語圖片

飢者易爲食,渴者易爲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