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題太遠
成語拼音
- lí tí tài yuǎn
離題太遠成語解釋
- 離開主題很遠,不着邊際
典故出處
- 林徽因《文藝叢刊小說選題記》:“最後如果不算離題太遠,我們還要具體地講一點我們對於作者與作品的見解。”
成語典故
- 從前有一個自以爲是的文人被人戲稱爲博士,他上街買了一頭驢子,按當時的習慣,買家要給賣家寫一份合同。博士鋪開白紙,下筆千言,足足寫了三大張跟驢無關的廢話。賣驢人等得不耐煩就催他快點,他忙說不急還沒寫到“驢”字。
成語造句
- 這篇文章的內容離題太遠,完全沒有抓住核心要點。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名叫李明。李明自幼聰慧,勤奮好學,一心想着能夠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李明每日刻苦攻讀,博覽羣書。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出現了一個問題。他常常會因爲過度思考一些與考試內容無關的事情,而偏離了原本的學習軌道。
有一次,李明在研讀經典著作時,看到書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歷史事件,他便不由自主地開始深入探究這個事件的細節和背後的故事。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完全沉浸其中。等他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已經在這個無關的事情上花費了太多時間,而原本應該學習的科舉知識卻被擱置一旁。
他的朋友們發現了他的這個問題,紛紛勸他要專注於科舉考試的內容,不要離題太遠。但李明卻不以爲意,他覺得這些看似無關的知識也很重要,說不定以後會有用處。
就這樣,李明在這種狀態下繼續準備科舉。到了考試那天,他信心滿滿地進入考場。然而,當他看到試題後,卻發現自己的思維總是不自覺地飄向那些曾經研究過的離題甚遠的內容。他努力想要集中精力回答眼前的問題,但卻總是難以做到。
最終,考試結果出來了,李明名落孫山。他非常懊悔和沮喪,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做法是多麼的錯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明白了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能過於偏離主題,否則就會像自己這次考試一樣,落得個失敗的下場。
後來,李明重新振作起來,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在學習時更加專注於與科舉相關的內容,不再輕易讓自己離題太遠。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在下次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目標和主題,不能因爲一時的興趣或好奇而離題太遠,否則就會像李明一樣,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就如同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因爲能夠專注目標,不偏離正軌,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那些容易被無關之事分散注意力,離題太遠的人,往往會錯失良機,留下遺憾。我們應當以史爲鑑,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方向,避免走上離題太遠的彎路。
離題太遠-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