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爲出
成語拼音
- liàng rù wéi chū
量入爲出成語解釋
- 量:計量。根據收入的多少來定開支的限度。
典故出處
- 《禮記·王制》:“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爲出。”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曹操派屬官衛凱去巴蜀聯絡益州牧劉璋,衛凱到關中,見地方勢力太大,會影響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議加強控制。曹睿繼位後,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弄得關中地區民不聊生。衛凱上書曹睿要求根據國庫收入來決定支出的限度。
成語造句
-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理性消費,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合理安排支出,真正做到量入爲出。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家,有一位智慧的國王。這個國家曾經經歷過一段繁榮時期,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
國王發現國家的財政支出似乎有些失控,許多不必要的開支導致國庫逐漸空虛。爲了改變這種狀況,國王決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在朝堂之上,國王憂心忡忡地說道:“如今我們國家的財政狀況不容樂觀,必須要想辦法解決纔行。”大臣們紛紛建言獻策,有的主張增加賦稅,有的則提議削減開支。
這時,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爲我們應該做到量入爲出。《禮記·王制》中曾言‘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爲出,祭用數之仂。’我們應當根據國家每年的收入來合理安排支出,不能毫無節制地花費。”
國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決定採取量入爲出的策略。他下令對各項開支進行嚴格審查,削減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加強稅收的管理和徵收,確保國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國王的努力下,國家的財政狀況逐漸好轉。原本奢華浪費的風氣也得到了遏制,人們開始注重節儉和合理消費。
隨着國家經濟的復甦,國王又開始推行一些有利於民生的政策,如興修水利、鼓勵農業生產等。因爲有了量入爲出的原則,這些政策的實施都有了堅實的財政基礎。
多年後,這個國家重新變得繁榮富強,百姓們安居樂業。而量入爲出這個理念也深入人心,成爲了國家治理和人們生活的重要準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個人,都要學會合理規劃收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決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和穩定的生活。
量入爲出-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