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鎖鑰

成語拼音

běi mén suǒ yuè

北門鎖鑰成語解釋

原指北城門上的鎖和鑰匙。後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

典故出處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秦國人杞子在鄭國掌握了都城北門的鑰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鄭國。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勸告,派大將孟明視等率軍出征。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假裝送禮迎接秦軍,背後通風報信。晉國乘機出兵打敗秦軍。秦穆公承認是他的罪過。

成語造句

在古代,山海關堪稱北門鎖鑰,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中原大地,有一座至關重要的城池,名爲平城。它地處邊疆,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關鍵防線。 當時,平城的守將名爲李將軍。李將軍智勇雙全,對守城之責兢兢業業。他深知平城的重要性,就如同整個國家的北門鎖鑰,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一年冬天,北方的遊牧部落集結了大批兵力,氣勢洶洶地朝着平城而來。李將軍迅速召集城中將士,積極備戰。面對敵衆我寡的形勢,李將軍沒有絲毫畏懼,他憑藉着多年的作戰經驗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沉着冷靜地指揮着將士們。 在激烈的戰鬥中,李將軍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奮勇殺敵。他巧妙地利用平城的地形優勢,佈置各種防禦工事,一次次打退了遊牧部落的進攻。然而,遊牧部落並不甘心失敗,他們不斷地變換戰術,試圖找到平城的破綻。 李將軍洞察到敵人的企圖,他加強了城中的巡邏和防守,不給敵人絲毫可乘之機。同時,他還積極與周邊的城池取得聯繫,請求支援。在艱難的日子裏,李將軍和他的將士們始終堅守着平城,就像那堅固的北門鎖鑰,守護着國家的安寧。 經過長時間的鏖戰,遊牧部落最終無奈撤軍。平城在李將軍的守護下,安然無恙。李將軍的英勇事蹟傳遍了整個國家,人們對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責任與擔當,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多年後,當人們回憶起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時,都會想起李將軍和他所堅守的平城,那如北門鎖鑰般重要的存在,爲國家的和平與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北門鎖鑰”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處於關鍵位置、起着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北門鎖鑰-成語圖片

北門鎖鑰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