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不擇音

成語拼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鹿死不擇音成語解釋

指庇廕的地方。音,通“蔭”。比喻只求安身,不擇處所。亦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

典故出處

《左傳·文公十七年》:“又曰:‘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靈公想當霸主,在扈地會合諸侯,他不願與小國鄭穆公見面。爲緩和矛盾,鄭國執政大夫子家給晉國執政大夫趙盾寫信,信中表示國與國之間得以禮相待,靠德服人,不然就會出現“鹿死不擇音”,完全沒必要鋌而走險去打仗。

成語造句

在激烈的競爭中,各方爲了取勝往往會全力以赴,就如同鹿死不擇音一般,使出渾身解數。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有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其國內局勢也頗爲複雜。衛國的國君懦弱無能,政治腐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在朝堂之上,一些奸臣當道,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出賣國家利益。 在這個關鍵時刻,衛國出現了一位有識之士,名爲甯戚。他心懷壯志,一心想要改變衛國的現狀,讓國家走向富強。然而,他的直言進諫卻遭到了奸臣們的嫉恨和排擠。 甯戚深知,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困難重重。但他並沒有放棄,依然四處奔走,呼籲改革。 有一次,甯戚在出使鄰國的途中,遭遇了一夥強盜的襲擊。強盜們不僅搶走了他的財物,還將他打得遍體鱗傷。甯戚在困境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但他想到衛國百姓還在受苦,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便強忍着傷痛繼續前行。 當他回到衛國時,已經奄奄一息。國君得知此事後,卻並未對他表示出太多的關心,這讓甯戚更加心寒。 在這艱難的時刻,甯戚深知自己已經沒有了太多的選擇。就如同“鹿死不擇音”一般,在生死存亡之際,已經無法再去挑剔環境和條件。他決定孤注一擲,再次向國君進言。 他拖着虛弱的身體,來到國君面前,聲淚俱下地陳述着衛國所面臨的危機以及改革的必要性。國君終於被他的真誠和執着所打動,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並決定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國家的狀況。 在甯戚的努力下,衛國逐漸走上了正軌,百姓的生活也開始有了好轉。而甯戚也成爲了衛國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臨絕境和艱難抉擇時,我們不能過於挑剔和猶豫,要像甯戚一樣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即使身處困境,也要像那隻面臨死亡的鹿一樣,不擇手段地去爭取生存的機會,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同時,它也提醒我們,一個國家要想繁榮昌盛,就必須要有敢於直言進諫、一心爲國的有識之士,以及能夠傾聽民意、勇於改革的領導者。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前進,走向輝煌。

鹿死不擇音-成語圖片

鹿死不擇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