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刀買牛

成語拼音

mài dāo mǎi niú

賣刀買牛成語解釋

刀:武器。指賣掉武器,從事農業生產

典故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劉昆宰江陵,昔日反風滅火;龔遂守渤海,賣刀買牛。”

成語典故

西漢時期,渤海一帶農民因饑荒被迫當上了強盜,漢宣帝劉詢派70多歲的龔遂任渤海太守。他上任後大力宣傳只要從事農業生產不再做強盜的一律不咎既往,他開倉借糧,救濟饑民,於是這些百姓紛紛賣劍買牛從事農業生產,安居樂業。

成語造句

他經歷了一番闖蕩後,終於決定放下過去的紛爭,賣刀買牛,迴歸平靜的田園生活。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名叫李三的年輕人。李三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卻有着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那時,村子周圍時常有盜賊出沒,爲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李三便開始習武,他整天刻苦練習,終於練就了一身不錯的武藝。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村子裏的治安漸漸好轉,盜賊不再頻繁出現。李三發現,自己手中的刀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一天,李三看着自己的刀,陷入了沉思。他想起曾經因爲盜賊橫行,人們生活在恐懼之中,而如今,大家都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他意識到,和平時期或許並不需要自己時刻拿着刀準備戰鬥。經過一番掙扎和思考,李三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他決定賣掉自己心愛的刀,用這筆錢去買一頭牛。他來到集市,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買家,將刀換成了錢財,然後又用這些錢買了一頭健壯的耕牛。當他牽着牛回到村子時,村民們都感到十分詫異。有人不解地問他:“李三,你爲何要賣掉你的刀去買牛呢?”李三微笑着回答:“如今盜賊已少,我們的生活安穩了許多。刀雖可防身,但牛卻能幫我耕種土地,讓我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從那以後,李三便開始了他的農耕生活。他每天辛勤地勞作,用那頭牛開墾荒地,播種糧食。在他的努力下,他家的收成越來越好,生活也逐漸富足起來。 李三的故事漸漸傳開,人們對他的舉動紛紛稱讚。他的行爲讓人們明白,在不同的時期,需要做出不同的選擇。就如同《漢書·龔遂傳》中所記載的龔遂勸民務農的事蹟一樣,當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時,人們應順應潮流,做出對生活最有益的改變。李三賣刀買牛,看似只是一個個人的選擇,卻也反映出了人們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珍惜。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類似的故事。人們在不同的境遇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爲和生活方式。而李三的這個選擇,也成爲了村子裏的一段佳話,激勵着人們在面對生活的轉折時,能夠勇敢地做出改變,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來。 多年後,當人們回憶起李三賣刀買牛的故事時,依然會爲他的智慧和勇氣所感動。而這個故事,也如同一個閃耀的星星,照亮着人們前行的道路,提醒着人們要懂得審時度勢,善於做出合適的抉擇。

賣刀買牛-成語圖片

賣刀買牛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