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樂

成語拼音

mí mí zhī lè

靡靡之樂成語解釋

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典故出處

《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爲靡靡之樂也……先此聲者,其國必削。”《史記·殷本紀》:“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成語典故

春秋末年,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衛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說是商末延樂師爲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聽了會沉湎聲色中。3年後,晉平公因貪色而亡。

成語造句

那首歌充滿了萎靡的氣息,猶如靡靡之樂,讓人聽後精神有些懈怠。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在政治上有一定的作爲,但在生活中卻沉迷於享樂。 衛靈公特別喜愛音樂,常常在宮廷中舉辦各種音樂宴會。在他的宮廷中,有一羣善於演奏的樂師,他們爲衛靈公演奏各種美妙的樂曲。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音樂逐漸變得奢靡和浮華,失去了原本應有的高雅和內涵。 有一次,衛靈公得到了一首極爲華麗的樂曲,這首樂曲節奏明快,旋律動人,但卻充滿了一種頹廢和奢靡的氣息。衛靈公對這首樂曲愛不釋手,每日都要讓樂師們爲他演奏。從此,宮廷中整日迴盪着這種靡靡之樂。 衛國的大臣們看到國君如此沉迷於這種奢靡的音樂,紛紛感到憂慮。他們認爲這種音樂不僅會消磨國君的意志,還會影響整個國家的風氣。其中一位大臣鼓起勇氣向衛靈公進諫,說道:“國君,您整日沉迷於這靡靡之樂,會讓百姓們也受到不良影響,我們應該倡導高雅、積極的音樂,這樣才能提升國家的精神風貌。” 然而,衛靈公卻不以爲然,他反駁道:“音樂只是一種娛樂,何必如此認真。我喜歡這種靡靡之樂,它能讓我感到快樂和放鬆。”大臣們無奈,只能搖頭嘆息。 隨着衛國宮廷中靡靡之樂的盛行,國家的風氣也逐漸變得奢靡和墮落。百姓們開始效仿宮廷的生活方式,追求奢華和享樂。社會秩序變得混亂,道德風尚也日益敗壞。 與此同時,周邊的國家看到衛國如此衰敗,紛紛開始對其虎視眈眈。終於,在一次外敵入侵中,衛國由於國力空虛,無法有效地抵禦敵人的進攻,遭受了慘重的失敗。 衛靈公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沉迷於靡靡之樂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他懊悔不已,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並下令禁止演奏這種奢靡的音樂。然而,此時的衛國已經元氣大傷,想要恢復往日的輝煌已經十分困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過度沉迷於奢靡和享樂的事物,會讓人喪失鬥志,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和發展。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實現國家和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正如《尚書》中所說:“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我們要引以爲戒,避免重蹈衛國的覆轍。

靡靡之樂-成語圖片

靡靡之樂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