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害仁
成語拼音
- qiú shēng hài rén
求生害仁成語解釋
- 指因謀求活命而有傷仁德。
典故出處
- 語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他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絕不肯爲了求生害仁,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感慨萬千的故事。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社會動盪不安。在一個名爲衛國的諸侯國裏,有一位名叫子路的勇士。子路生性正直勇敢,重情重義,深受百姓的愛戴。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年老昏聵,政權被奸臣所掌控。衛國陷入了混亂與危機之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子路見此情景,心中充滿了憂慮和憤怒,他決定挺身而出,爲衛國的正義和百姓的安寧而戰。
然而,子路的這一決定遭到了他的好友和親人的反對。他們深知,在這樣一個黑暗的時代,與奸臣和惡勢力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很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但子路心意已決,他說:“吾身爲衛國之民,怎能眼睜睜看着國家淪陷,百姓受苦?縱使前方艱難險阻,吾亦無所畏懼。”
於是,子路率領着一羣志同道合的勇士,與奸臣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在戰鬥中,子路身先士卒,勇猛無比。然而,奸臣的勢力太過強大,子路等人漸漸陷入了困境。
最終,子路寡不敵衆,身受重傷。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沒有絲毫的後悔。他深知,自己爲了追求正義和仁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堅信,自己的行爲將會激勵更多的人站出來,爲正義而戰。
子路的故事傳遍了衛國的每一個角落,人們爲他的英勇和忠誠而感動落淚。他雖然在這場鬥爭中失去了生命,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從子路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求生害仁”的反面例證。他爲了追求仁道,不惜放棄生命,展現了高尚的品德和堅定的信念。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像子路這樣的仁人志士,他們爲了正義和真理,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成爲了後人敬仰和學習的楷模。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與繁榮的時代,但“求生害仁”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在面對道德和正義的抉擇時,我們不能僅僅爲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利益而放棄原則,而應該像子路一樣,勇敢地追求真理和仁道,爲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求生害仁-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