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璧歸趙

成語拼音

quán bì guī zhào

全璧歸趙成語解釋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同完璧歸趙”。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這件寶物在經歷了諸多波折之後,最終完完整整的回到了主人手中,真可謂是全璧歸趙。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七國紛爭,局勢動盪不安。趙國和秦國作爲當時的強國,時常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展開激烈的較量。 當時,趙國得到了一塊稀世寶玉“和氏璧”。這寶玉溫潤無瑕,光彩奪目,堪稱絕世珍寶。消息傳到秦國,秦王聽聞後,對這和氏璧垂涎三尺,便派遣使者前往趙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 趙王深知秦國強大,且秦國君主向來狡詐多端,恐怕答應交換和氏璧後,城池得不到,寶玉也會失去。但如果直接拒絕,又擔心秦國以此爲藉口發兵攻打趙國。左右爲難之際,趙王召集了大臣們商議對策。 大臣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這時,有一位名叫藺相如的門客挺身而出,向趙王請命,表示願意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如果秦王誠心交換,就把和氏璧給他;如果秦王存心欺詐,他一定設法將和氏璧完整地帶回趙國。 藺相如帶着和氏璧來到秦國,秦王在王宮隆重地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奉上和氏璧,秦王接過寶玉,愛不釋手,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和侍從們觀賞,卻隻字不提交換城池的事情。藺相如看出秦王並無誠意,便上前說道:“這塊寶玉雖好,卻有一處瑕疵,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信以爲真,把和氏璧交還給藺相如。 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後退幾步,靠着宮殿的柱子站立,怒髮衝冠,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婪,依仗自己強大,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交換的城池恐怕得不到。但我認爲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因爲一塊寶玉而得罪強大的秦國,也是不應該的。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舉行了隆重的送玉儀式。可如今大王您在一般的宮殿裏接見我,態度傲慢,拿到寶玉後隨意傳給妃嬪和侍從們觀看,也沒有交換城池的誠意。所以我把和氏璧要了回來,如果大王您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就和這和氏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說着,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撞去。 秦王害怕藺相如真的撞碎和氏璧,連忙向他道歉,並讓人拿來地圖,指出要交換的十五座城池。藺相如心裏明白,秦王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絕不會真的用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他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送玉的時候齋戒了五天,大王您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堂上舉行隆重的交接儀式,我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無奈,只好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 藺相如回到驛館,知道秦王不會真心交換,便讓隨從喬裝打扮,懷揣和氏璧,從小路悄悄回到了趙國。 五天後,秦王在朝堂上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準備接收和氏璧。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進朝堂,向秦王說道:“秦國自穆公以來的二十多位君主,沒有一位是講信用的。我擔心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已經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如果大王您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絕不敢不把和氏璧送來。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死罪,願意接受湯鑊之刑。” 秦王聽了,十分惱怒。但大臣們紛紛進諫,認爲殺了藺相如,不僅得不到和氏璧,還會損害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不如放他回去。秦王無奈,只好放藺相如回國。 藺相如憑藉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功地將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了趙國,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和利益,這便是“全璧歸趙”的故事。這一故事傳頌千古,藺相如的智勇和忠誠成爲了後人敬仰和學習的典範。

全璧歸趙-成語圖片

全璧歸趙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