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功盡棄
成語拼音
- quán gōng jìn qì
全功盡棄成語解釋
- 功功效,功績;棄丟掉。全部功效都喪失乾淨。
典故出處
- 《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週,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成語典故
- 戰爭歷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後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成語造句
- 之前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就因爲這一個小小的失誤,導致全功盡棄,實在令人惋惜。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戰亂時期,有一位名叫李牧的將領。他智勇雙全,爲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
當時,敵國屢屢侵犯邊境,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牧臨危受命,負責抵禦外敵。他深知敵軍強大,不可貿然出擊,於是採取了以守爲攻的策略。他精心訓練士兵,加強防禦工事,儲備充足的糧草。
經過多年的籌備,李牧認爲時機已到。他率領大軍主動出擊,憑藉着出色的戰術和將士們的英勇無畏,一舉擊敗敵軍,收復了大片失地。一時間,李牧聲名遠揚,成爲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國家的棟樑之才。
然而,就在此時,朝廷中一些嫉妒李牧功績的奸臣開始向君主進讒言。他們誣陷李牧擁兵自重,有謀反之心。君主聽信了讒言,下令將李牧召回京城。李牧深知這一去可能凶多吉少,但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還是毅然踏上了回京之路。
回到京城後,李牧極力爲自己辯解,可君主已被奸臣矇蔽,根本不聽他的解釋。最終,李牧被革去官職,打入大牢。
失去了李牧的軍隊,頓時陷入了混亂。新上任的將領毫無經驗,敵軍趁機反攻,之前收復的失地再次淪陷,士兵們傷亡慘重。
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而這一切皆因君主的猜忌和姦臣的陷害,導致李牧多年的努力和功績全功盡棄。曾經的勝利成果化爲烏有,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回顧這段歷史,令人不禁扼腕嘆息。若君主能明辨是非,不聽信讒言,給予李牧足夠的信任和支持,或許國家就能保持繁榮昌盛,避免這場災難。但歷史無法重來,全功盡棄的結局成爲了永遠的遺憾,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全功盡棄-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