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時制宜
成語拼音
- quán shí zhì yí
權時制宜成語解釋
- 斟酌形勢隨機應變。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時,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做出決策,權時制宜,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規。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英明的決策者能夠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靈活地採取措施,從而成就一番偉業。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東漢末年,那是一個戰亂頻繁、社會動盪的時代。曹操,這位亂世中的梟雄,在其崛起的過程中,就展現出了權時制宜的非凡智慧。
當時,曹操的勢力相對較弱,而袁紹則兵強馬壯,佔據着北方大片土地。曹操深知,若與袁紹正面交鋒,自己勝算渺茫。於是,他選擇了隱忍和等待時機。
當袁紹與公孫瓚激戰正酣之時,曹操並沒有盲目地參與其中,而是權時制宜,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實力。他積極招募人才,推行屯田政策,使得軍隊有了充足的糧草供應,百姓也得以安居樂業。同時,他整頓軍紀,加強軍事訓練,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終於,袁紹在與公孫瓚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資源,曹操敏銳地察覺到時機已到。但他並沒有立刻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是仔細觀察袁紹軍隊的部署和士氣。他發現袁紹的軍隊雖然龐大,但內部存在着諸多矛盾和問題。
此時,曹操果斷地做出決策,率領大軍出擊。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權時制宜,採用了許攸的計謀,奇襲烏巢,燒燬了袁紹的糧草。這一關鍵舉措使得袁紹的軍隊軍心大亂,曹操乘勢發起猛攻,最終以少勝多,大敗袁紹。
官渡之戰的勝利,爲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曹操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正是因爲他能夠根據當時的形勢和敵我雙方的情況,權時制宜地制定戰略和戰術。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唐朝也有這樣一位權時制宜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
隋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李淵在晉陽起兵,李世民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在戰爭中,李世民善於觀察局勢,靈活應對。
當面對強大的王世充勢力時,李世民沒有貿然進攻,而是權時制宜,先鞏固自己的根據地,安撫民心,積蓄力量。他深知,戰爭不僅僅是武力的較量,更是人心的爭奪。
待時機成熟,李世民率領大軍與王世充展開決戰。在戰鬥中,他根據戰場形勢及時調整戰術,最終擊敗王世充,爲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些歷史故事告訴我們,權時制宜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智慧和能力。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時,只有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做出決策,才能把握機遇,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權時制宜-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