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再讓三
成語拼音
- ràng zài ràng sān
讓再讓三成語解釋
- 指幾次三番地推讓。
典故出處
- 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羣臣勸進,今上悲不自勝,讓再讓三,僅允監國。”
成語典故
- 就譬如世兄孝敬老師萬金,難道老師也合他讓再讓三不成?★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
成語造句
- 與人協商之時,他已經做出了諸多讓步,可對方卻仍不滿意,這種得寸進尺的行爲實在不該,要知道他已經讓再讓三了。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中,有兩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分別是李大人和王大人。他們同朝爲官,都爲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福祉盡心盡力。
這一年,朝廷中有一個重要的職位空缺,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擔當的大臣來擔任。李大人和王大人都是衆望所歸的人選。
李大人爲人謙遜有禮,他深知王大人的才華和功績,覺得王大人更適合這個職位。於是,他主動向國君舉薦王大人,自己甘願放棄競爭。
王大人得知此事後,對李大人的高風亮節深感敬佩。他覺得李大人的品德和能力在自己之上,這個職位應該屬於李大人。於是,王大人也向國君推辭,極力推薦李大人。
國君爲此感到十分困惑,他深知這兩位大臣都是國之棟樑,難以抉擇。
李大人再次表示自己的決心,堅持讓位於王大人。他引經據典,列舉了王大人在以往政務中的卓越表現和傑出成就,認爲王大人能夠更好地勝任這一重要職位,爲國家帶來更大的利益。
王大人也不甘示弱,同樣引經據典,陳述李大人的種種優點和過人之處,聲稱李大人若擔任此職,必能使國家繁榮昌盛。
就這樣,他們讓再讓三,誰也不肯接受這個職位。最終,國君被他們的謙遜和相互尊重所感動,決定另選一位年輕有爲的官員擔任此職,並對李大人和王大人加以重賞,表彰他們的高尚品德。
在這個故事中,李大人和王大人的讓再讓三,展現了他們的寬廣胸懷和對國家利益的無私奉獻。這種謙遜和禮讓的精神,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也爲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的行爲讓我們明白,在面對榮譽和利益時,不應該只考慮自己,而應該以大局爲重,尊重他人,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讓再讓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