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成語解釋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爲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典故出處
- 《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成語典故
- 公元550年,北朝東魏的孝靜帝被迫將帝位讓給專橫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從此,北齊代替了東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及其三個兒子,來個斬草除根。 高洋當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現了日食。他擔心這是一個不祥之兆:自己篡奪的皇位快保不住了。於是,把一個親信召來問道:“西漢末年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爲什麼後來光武帝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來?”那親信說不清這是什麼道理,隨便回答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爲他沒有把劉氏宗室人員斬盡殺絕。” 殘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親信的話,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宗室近親44家共700多人全部處死,連嬰兒也無一倖免。 消息傳開後,東魏宗室的遠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麼時候高洋的屠刀會砍到他們頭上。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氣憤地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改爲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願死而保持氣節,不願爲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爲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話報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並將他處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賜他姓高,並且升了官。 但是,殘酷的屠殺不能挽救北齊搖搖欲墜的政權。三個月後,高洋因病死去。再過18年,北齊王朝也壽終正寢了。
成語造句
- 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他堅守原則,決心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絕不屈服。
成語故事
- 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國家叫東魏。東魏的權臣高洋篡權建立了北齊,成爲了北齊的皇帝。
高洋有個弟弟叫高嶽,他戰功卓著,但卻居功自傲。高嶽有個寵妾叫薛氏,她生得花容月貌。有一次,高洋見到了薛氏,竟然心生邪念,將其佔爲己有。高嶽得知後,心中十分不滿,對高洋頗有怨言。
高洋本就對高嶽的居功自傲有所不滿,此時更是怒不可遏。他決定除掉高嶽,於是找了個藉口將高嶽治罪。高嶽心中委屈,但又無力反抗。
在這個時候,高嶽的一個手下叫元景安。元景安看到高嶽大勢已去,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榮華富貴,竟然主動向高洋諂媚,表示願意背叛高嶽,效忠於高洋。
然而,元景安的同族遠房親戚元景皓卻對此極爲不恥。他找到元景安,義正言辭地說:“怎麼能夠爲了苟且偷生而拋棄自己的氣節和尊嚴呢?我們應該堅守正道,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元景皓不願意像元景安那樣諂媚求生,他決心保持自己的骨氣和忠誠。但是,他的言行被高洋知曉了,高洋豈能容忍這樣的人存在。高洋大怒,立刻下令將元景皓逮捕並處死。
元景皓雖然失去了生命,但他的精神卻被後人銘記。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真諦,展現了一種高尚的氣節和堅定的信念。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英雄豪傑都秉持着這樣的精神。他們在面對困境和抉擇時,毫不猶豫地選擇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仰,寧願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絕不妥協和屈服。這種精神激勵着後人,讓人們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尊嚴、正義和信念。而“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這句成語,也成爲了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永遠閃耀着光芒。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