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
成語拼音
-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三百六十行成語解釋
- 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
典故出處
- 明·無名氏《白兔記·投軍》左右的,與我扯起招軍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買賣的,願投軍者,旗下報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三百六十行中人,盡有狼心狗行,狠似強眎之人。”
成語典故
- 其實名利雙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沒有強如做官的了。★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六回
成語造句
- 各行各業都有其獨特的門道和挑戰,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中國,社會繁榮,各行各業蓬勃發展。
有一個小鎮,名叫清平鎮。清平鎮地處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商人旅客絡繹不絕,也正因如此,這裏的各種行業應有盡有。
鎮東頭有一位名叫李福的鐵匠,他的手藝精湛,打造的農具和兵器堅固耐用。每天清晨,他的鐵匠鋪就早早地響起了叮叮噹噹的打鐵聲。李福爲人老實厚道,他的生意一直不錯。
鎮西頭有一位名叫周秀的裁縫。周秀心靈手巧,能根據客人的身材和要求,裁剪出款式新穎、合身得體的衣裳。她的店裏總是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布料,吸引着衆多顧客。
在鎮中心,有一家名叫“悅來”的客棧。客棧的老闆名叫王財,他爲人精明,把客棧打理得井井有條。店裏的夥計們服務周到,讓過往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還有一位名叫趙順的貨郎,他每天挑着擔子走街串巷,賣一些針頭線腦、小玩具之類的東西。雖然辛苦,但他總是樂呵呵的,與鄉親們相處融洽。
除了這些,清平鎮還有木匠、泥瓦匠、教書先生、郎中等等,可謂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有一年,清平鎮遭遇了罕見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各行各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李福的鐵匠鋪生意冷清,因爲人們連喫飯都成問題,哪還有心思打造新的農具。周秀的裁縫店也門可羅雀,大家都在爲生計發愁,沒有閒錢做新衣裳。王財的客棧客人驟減,收入大幅下降。趙順的貨郎擔子也變得沉重起來,貨物賣不出去。
然而,在這艱難的時刻,清平鎮的人們並沒有放棄。李福主動降低了農具的價格,幫助農民們能夠儘快恢復生產。周秀爲貧困的家庭免費修補衣裳,讓他們能夠抵禦寒冷。王財則收留了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在客棧裏爲他們提供暫時的住所。趙順則把自己的貨物分給了那些需要的孩子們。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旱災終於過去,清平鎮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李福的鐵匠鋪生意更加紅火,周秀的裁縫店顧客盈門,王財的客棧住滿了客人,趙順的貨郎擔子也越來越輕。
正是因爲清平鎮有這三百六十行的人們,在困難面前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才使得這個小鎮能夠歷經風雨,依然充滿生機和活力。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書寫着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也讓後人明白,無論從事何種行業,只要勤勞、善良、堅守,都能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爲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三百六十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