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

成語拼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濮上之音成語解釋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典故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故聞此聲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

成語典故

春秋末年,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衛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說是商末延樂師爲紂王所作的濮上之音,聽了會沉湎聲色中。3年後,晉平公因貪色而亡。

成語造句

在那繁華的都市中,充斥着各種濮上之音,讓人有時難以分辨真正有價值的聲音。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衛國的衛靈公是一位喜好音樂和遊樂的君主。 有一次,衛靈公帶着他的寵臣們一同前往濮水邊上游玩。濮水之畔,風景優美,讓人心曠神怡。衛靈公沉浸在這美好的氛圍中,心情格外舒暢。 在遊玩的過程中,衛靈公聽到了一陣美妙的音樂。這音樂猶如仙樂飄飄,婉轉悠揚,讓他深深着迷。他忙問身邊的人這是什麼音樂,有人告訴他這就是傳說中的濮上之音。 衛靈公被這濮上之音深深吸引,他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忘記了自己作爲一國之君的職責。他整天沉迷於欣賞這種音樂,荒廢了朝政。大臣們紛紛勸諫,希望他能以國事爲重,不要過度沉迷於這種享樂之中。然而,衛靈公卻不以爲然,依舊我行我素。 衛國的國力在衛靈公的懈怠下逐漸衰落,鄰國見狀,開始蠢蠢欲動,對衛國虎視眈眈。一些有識之士看到衛國的現狀,無不痛心疾首,他們感慨道:“昔日衛國也曾輝煌,如今卻因這濮上之音而走向衰敗,實在可悲可嘆啊!” 正如《禮記·樂記》中所說:“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濮上之音就如同一個警鐘,提醒着人們不能過度沉迷於享樂而忽視了正事。而衛靈公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最終導致了衛國陷入困境。 時光流轉,衛國的這段歷史成爲了後人的教訓。人們從衛靈公的故事中明白,在面對誘惑時,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不能被一時的歡愉所迷惑,否則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濮上之音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下來,時刻警示着人們要以史爲鑑,不要重蹈覆轍。

濮上之音-成語圖片

濮上之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