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竭我盈
成語拼音
- bǐ jié wǒ yíng
彼竭我盈成語解釋
- 彼:他,對方;竭:盡;盈:充滿。他們的勇氣已喪失,我們的士氣正旺盛。
典故出處
- 《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齊國恃強凌弱攻打魯國,魯莊公率軍迎敵,兩軍相遇,齊軍擂起戰鼓,而魯軍在曹劌的帶領下沒有擂鼓。齊軍第三次擂鼓時士氣已經低落,魯軍才第一次擂鼓。魯軍等到了彼竭我盈時以少勝多,打敗了齊軍。
成語造句
- 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對方漸漸疲憊不堪,而我們卻士氣高昂,呈現出彼竭我盈的態勢,勝利的曙光已然在望。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其中有兩個國家,齊國和魯國,時常發生摩擦和衝突。
有一次,齊國集結大軍攻打魯國。魯國的國君魯莊公面對來勢洶洶的齊軍,心中十分憂慮。他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大臣們各抒己見,但都沒有一個十分穩妥的辦法。
魯莊公決定親自率領軍隊迎戰,他手下有一位名叫曹劌的謀士,主動請求跟隨魯莊公一同出征。魯莊公答應了他。
當魯軍和齊軍在戰場上相遇時,齊軍率先擊鼓進軍。魯莊公看到齊軍氣勢洶洶,準備下令魯軍出擊。但曹劌卻阻止了他,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齊軍士氣正盛,我們暫且等待。”魯莊公聽從了曹劌的建議。
齊軍進攻了一陣,見魯軍沒有反應,便退回陣中。過了一會兒,齊軍再次擊鼓進攻,魯軍依然按兵不動。齊軍又無功而返。
這樣反覆了幾次,齊軍的士氣逐漸衰落,士兵們也開始疲憊。而魯軍則一直在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曹劌觀察到齊軍已經露出疲態,他對魯莊公說:“現在可以出擊了,齊軍已經彼竭我盈。”魯莊公下令魯軍全線出擊,魯軍士兵們憋足了勁,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向齊軍。齊軍此時疲憊不堪,根本無法抵擋魯軍的進攻,瞬間潰敗而逃。
魯莊公大喜,他對曹劌十分欽佩,問道:“你是如何知道現在是出擊的最佳時機呢?”曹劌回答道:“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時勇氣就有所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勇氣已經耗盡。而我們的軍隊一直按兵不動,士氣卻越來越旺盛,所以此時出擊,必然能夠取勝。”
這場戰役之後,魯國的聲望大增,而曹劌也因其卓越的智慧和謀略而聲名遠揚。“彼竭我盈”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對方的力量已經衰竭,而我方的力量正處於強盛之時,強調抓住有利時機出擊的重要性。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成語不斷被提及和運用,提醒着人們要善於觀察形勢,把握時機,在恰當的時候採取行動,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就如同魯軍在這場戰役中,耐心等待,最終憑藉着對時機的精準把握,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彼竭我盈-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