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肉之嘆
成語拼音
- pí ròu zhī tàn
脾肉之嘆成語解釋
-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陰虛度,思欲有所作爲
典故出處
-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
成語典故
- 東漢末年,劉備在與曹操作戰中丟失了地盤,就去投奔劉表。劉表設酒宴安慰他。席間兩人談得甚歡,劉備入廁摸自己的髀,發現上面的肉又長了起來,回座後不禁感慨,這樣下去,光復漢室何時才能成功?劉表就送他地盤與軍隊。
成語造句
- 時光匆匆流逝,很多人在回首往事時,會發出脾肉之嘆,感慨自己虛度了光陰,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劉備的人物。劉備雖然胸懷大志,卻在早年一直未能建立起顯著的功業。
當時天下大亂,羣雄紛爭。劉備帶着他的一幫兄弟四處闖蕩,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他曾多次投靠不同的勢力,試圖尋找一個能夠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
有一段時間,劉備暫居荊州。在那裏,他過着相對安穩的生活,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不安。看着時光一天天流逝,自己的年齡逐漸增長,而大業卻依然遙遙無期,劉備不禁心生感慨。
一天,劉備與幾位好友相聚,酒過三巡之後,他不禁黯然神傷。他低頭看着自己的身體,撫摸着自己的腹部,長嘆一聲說道:“我如今長期過着安逸的生活,沒有爲實現理想而奮鬥,感覺自己的腿上都長出了肥肉,這讓我怎能不心生嘆息啊!”朋友們聽了,都能理解他心中的那份無奈和渴望。
劉備的“脾肉之嘆”,並非僅僅是對自己身體變化的感慨,更是對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擔憂。他深知自己肩負着重大的使命,不能安於現狀,必須要有所行動。
後來,劉備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志向。他不斷努力,廣納賢才,歷經無數艱難險阻,終於在蜀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與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他的故事成爲了後人傳頌的佳話,而“脾肉之嘆”這個成語也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一個人感嘆自己虛度光陰,壯志未酬,表達對時光流逝和功業未建的感慨與焦慮。正如後來的詩人所感慨:“多少英雄空脾肉,興亡依舊付東流。”提醒着人們要珍惜時光,努力奮鬥,不要等到時光逝去才追悔莫及。
在歷史的長河中,劉備的“脾肉之嘆”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有志之士的道路,激勵着他們爲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斷拼搏,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它讓我們明白,人生短暫,我們不能虛度光陰,必須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脾肉之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