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磬同音
成語拼音
-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笙磬同音成語解釋
- 比喻人事協調,關係和睦。
典故出處
- 《詩經·小雅·鼓鍾》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溫馨的小鎮,鄰里之間相處融洽,真可謂笙磬同音,充滿了和諧與溫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某個時期,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分別是衛國和鄭國。
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性格豪爽但有時過於剛愎自用;鄭國的國君鄭莊公,睿智且善於納諫。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在兩國君主的治理下,過着相對安定的生活。
然而,邊境地區卻時常發生一些摩擦和紛爭。有時是衛國的百姓越界放牧,有時是鄭國的百姓誤採了衛國的果實。這些小衝突雖然沒有引發大規模的戰爭,但卻在兩國人民心中埋下了不滿的種子。
終於,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雙方的矛盾激化了。衛國的一位將領在巡邏時,誤將一位鄭國的商人當作奸細抓捕,鄭國方面得知後,要求立即放人,衛國卻堅持要進行審訊。雙方僵持不下,局勢愈發緊張。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衛靈公的一位大臣站了出來。他名叫公孫鞅,爲人正直且深謀遠慮。公孫鞅向衛靈公進諫道:“主公,鄭國與我國相鄰已久,百姓之間也多有往來,本應和睦相處。如今因爲一點小事而兵戎相見,實在是得不償失。戰爭一旦爆發,受苦的終究是兩國的百姓。我們應當以和爲貴,尋求解決之道。”
衛靈公聽了公孫鞅的話,陷入了沉思。與此同時,鄭國的鄭莊公也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對策。一位名叫祭足的大臣說道:“主公,衛國與我國實力相當,若開戰,必定兩敗俱傷。不如我們派遣使者前往衛國,表達我們的誠意,共同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
鄭莊公採納了祭足的建議,派遣使者前往衛國。衛國的衛靈公也意識到了和平的重要性,熱情地接待了鄭國的使者。
經過雙方的多次協商和努力,最終達成了和解。兩國決定在邊境設立市場,促進貿易往來,讓百姓們能夠互通有無。同時,雙方還約定,共同維護邊境的安寧,不再爲了一些小糾紛而大動干戈。
自那以後,衛國和鄭國的關係日益密切。兩國的百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每逢節日,雙方還會互派使者祝賀,共同歡慶。
衛國和鄭國的這段佳話,成爲了周邊各國傳頌的美談。人們紛紛稱讚兩國君主的明智和兩國人民的友善,正所謂“笙磬同音”,兩國如同笙和磬兩種樂器合奏,音律和諧,美妙動聽,共同譜寫了和平友好的樂章。這也讓其他諸侯國明白了,和平與合作才能帶來真正的繁榮和穩定。
笙磬同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