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果腹
成語拼音
- shí bù guǒ fù
食不果腹成語解釋
- 果充實,飽。指喫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貧困。
典故出處
-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下》和州劉錄事者,大曆中罷官居和州旁縣,食兼數人,尤能食鱠,常言鱠味未嘗果腹。”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每天辛苦勞作,卻依舊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三的貧苦農民。他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苛捐雜稅繁重的時代。
李三家境貧寒,家中僅有幾畝薄田,卻要養活一家老小。每年的收成,大部分都被官府以各種名目收走,剩下的糧食根本無法滿足一家人的溫飽。
有一年,遭遇了旱災,田裏的莊稼顆粒無收。李三望着枯黃的田地,心中充滿了絕望。爲了生存,他不得不帶着家人外出逃荒。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吃盡了苦頭。
李三帶着妻兒老小,四處尋找能夠填飽肚子的食物。他們有時候只能挖到一些野菜充飢,野菜喫完了,就只能捱餓。孩子們餓得面黃肌瘦,妻子也因爲長期的飢餓而身體虛弱。
有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小鎮。李三滿心希望能在這裏找到一些活計,賺點糧食。然而,小鎮上的人們也都生活艱難,沒有多餘的工作給他。無奈之下,他們只能繼續前行。
在經過一個村莊時,李三聽說村裏的大戶人家正在招短工。他急忙帶着家人趕去,希望能得到這份工作。可是,當他們到達時,發現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候。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輪到了李三。大戶人家的管家看着李三瘦弱的身軀,滿臉嫌棄,但考慮到實在缺人,還是勉強讓他留下。
李三幹活十分賣力,只爲了能多換一些糧食。然而,即便如此,分到的糧食也僅僅是杯水車薪,一家人依舊食不果腹。
這樣艱難的日子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朝廷出臺了一些減輕賦稅的政策,加上風調雨順,莊稼有了好收成,李三一家的生活才漸漸有了好轉,不再過那食不果腹的苦日子。
李三的經歷只是那個時代衆多貧苦百姓的一個縮影,他們在艱難的歲月中掙扎求生,食不果腹成爲了常態。這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如今衣食無憂的生活,懂得感恩和知足。
食不果腹-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