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二味
成語拼音
- shí bù èr wèi
食不二味成語解釋
- 喫飯不用兩道菜餚。謂飲食節儉。
典故出處
- 《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成語典故
- 食不貳味,以與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禮者如此。★《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
成語造句
- 他生活極爲節儉,平日裏哪怕是出席重要場合,飲食方面也是簡單樸素,食不二味。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中,有一位備受敬重的君主,名叫衛靈公。
衛靈公在位期間,一心想要讓自己的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他深知作爲一國之君,必須以身作則,才能引領臣民走向正道。
靈公平日裏生活節儉,從不追求奢華的享受。他的飲食便是最好的例證。每餐飯桌上,他只擺放一兩道簡單的菜餚,從不多加花樣。大臣們見此情形,紛紛進諫,認爲君主應當享受更多的美食,以彰顯其尊貴的地位。然而,衛靈公卻總是微笑着搖搖頭,說道:“食不二味,乃寡人之志。吾國尚在發展之中,百姓仍有貧困者,寡人怎能獨自貪圖口腹之慾?”
有一次,鄰國的君主派使者前來訪問。使者見到衛靈公的餐桌如此簡單,不禁面露驚訝之色。回到本國後,使者向其君主稟報:“衛靈公之儉,令人歎服。其食不二味,一心爲國爲民,實乃賢君也。”鄰國君主聽後,對衛靈公的品德敬佩不已,從此對衛國也多了幾分尊重和友好。
在衛靈公的影響下,衛國的大臣們也紛紛效仿,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將更多的資源用於國家的建設和百姓的福祉。衛國的國力逐漸增強,百姓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衛靈公的“食不二味”不僅體現了他個人的品德修養,更成爲了一種榜樣的力量,激勵着整個國家的臣民。正如《論語》中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衛靈公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引領着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後世之人在回顧這段歷史時,無不稱讚衛靈公的智慧和品德。“食不二味”這個成語也因此流傳下來,成爲了人們對節儉、自律和以身作則的一種讚美和追求。
食不二味-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