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過三
成語拼音
- shì bù guò sān
事不過三成語解釋
- 指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
典故出處
-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成語典故
- 太公叫媳婦事不過三,又有人來得不好。”★《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待制出身傳》
成語造句
- 這次考試沒考好,他暗暗發誓下次一定要努力,畢竟大家都說事不過三。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叫魯國。魯國的國君魯莊公,是一位心懷大志但又時常猶豫不決的君主。
當時,魯國面臨着來自鄰國齊國的威脅。齊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常常對魯國邊境進行騷擾和侵犯。魯莊公決定奮起抵抗,派遣大將曹劌領軍出征。
在第一次與齊國的交戰中,魯國軍隊士氣高昂,奮勇作戰。然而,由於戰術不當和對敵軍的瞭解不足,魯國最終戰敗。魯莊公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積極總結經驗教訓,重新整頓軍隊,準備再次迎敵。
不久,齊國再次進犯魯國。魯莊公再次任命曹劌爲將,率軍抵禦齊軍。這一次,魯國軍隊在作戰策略上做了一些調整,但在關鍵時刻,魯軍內部出現了一些混亂,導致指揮不暢,又一次輸給了齊國。
連續兩次的戰敗讓魯國上下陷入了一片陰霾之中,國內民衆開始對戰爭的前景感到擔憂和失望。但魯莊公堅信,只要不放棄,就一定還有機會扭轉局勢。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和準備,齊國第三次發兵攻打魯國。魯莊公依然堅定地選擇曹劌爲統帥。在出徵前,曹劌向魯莊公詳細分析了前兩次戰敗的原因,並制定了全新的作戰計劃。
當魯軍與齊軍在戰場上相遇時,曹劌沒有急於下令進攻。他先是觀察齊軍的陣勢和士氣,發現齊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已經有了輕敵之意。齊軍一開始擊鼓進軍,曹劌按兵不動。等到齊軍第三次擊鼓進軍時,曹劌才下令魯軍出擊。此時的齊軍已經士氣衰竭,而魯軍則以逸待勞,一舉衝破了齊軍的防線,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魯莊公在戰後問曹劌爲何要等到齊軍第三次擊鼓纔出兵。曹劌回答道:“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有所衰落,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耗盡。而我軍士氣正旺,所以此時出擊,便能戰勝敵軍。”
經過這三次與齊國的交鋒,魯國終於成功抵禦了齊國的侵略,保衛了自己的國土和人民。而“事不過三”這個道理也在此次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它告訴人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只要堅持不懈,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終會在多次嘗試後取得成功。
這個故事也成爲了後世的一個經典範例,提醒着人們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不要因爲一兩次的失敗而輕易放棄。
事不過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