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成語拼音
- shì yǒu bì zhì,lǐ yǒu gù rán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成語解釋
- 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道理本來就該這樣。指某些事情無論怎樣防止,還是要出現,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規律發生發展的,是無法改變的。
典故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二十九回看官們有所未知,從來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社會現象中,許多結果看似出乎意料,然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事件和人物演繹着興衰榮辱,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叫做齊國。齊國在齊威王的治理下,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齊國的政治局勢逐漸發生了變化。
齊威王去世後,他的兒子齊宣王繼位。齊宣王雖然也有一定的治國才能,但卻不如他的父親那般英明睿智。在齊宣王的統治下,一些奸臣開始得勢,他們結黨營私,貪污受賄,使得齊國的政治日益腐敗。
與此同時,齊國的鄰國燕國發生了內亂。燕國的太子平被殺,燕國人對齊國王室的統治感到極度不滿。這時,齊國的大臣們紛紛勸諫齊宣王,認爲這是一個出兵燕國、擴大齊國領土的絕佳機會。齊宣王心動了,他不顧一些大臣的反對,毅然決定出兵燕國。
齊國的軍隊在燕國勢如破竹,很快就佔領了燕國的大部分領土。然而,齊國的軍隊在燕國卻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引起了燕國人的強烈反抗。其他諸侯國也對齊國的這種行爲表示不滿,認爲齊國違背了道義。
不久之後,燕國人民在其他諸侯國的支持下,奮起反抗,將齊國的軍隊趕出了燕國。齊國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反而失去了國際上的聲譽,國力也因此受到了削弱。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出,齊國出兵燕國看似是一個必然會成功的事情,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這正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齊國的失敗並非偶然,而是有着其必然的原因。首先,齊國出兵燕國的動機不純,不是爲了拯救燕國人民於水火之中,而是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種違背道義的行爲註定不會得到支持。其次,齊國的軍隊在燕國的暴行,激起了燕國人的反抗意志,使得原本可能被征服的燕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外敵。再者,齊國的行爲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警惕和反感,他們不願意看到齊國一家獨大,因此在關鍵時刻聯合起來對抗齊國。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其必然的趨勢和規律,我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利益和機會,而忽視了背後的道理和原則。只有遵循道義,順應民心,才能真正實現長治久安,否則,即使一時得逞,最終也會走向失敗。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