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兩立
成語拼音
- shì bù liǎng lì
誓不兩立成語解釋
- 誓發誓。發誓不與敵人並存。指雙方仇恨極深,不能同時存在。
典故出處
- 《戰國策·楚策一》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成語典故
- 瑜曰吾與老賊誓不兩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成語造句
- 曾經親如兄弟的兩人,因爲巨大的利益衝突如今已勢如水火,誓不兩立。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有兩個勢力逐漸崛起,分別是由李將軍統領的李家軍和由王大帥掌控的王家軍。
起初,李將軍和王大帥本是同朝爲官的好友,他們都有着一腔報國之志,希望能爲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貢獻力量。然而,隨着朝廷的腐敗和權力的爭鬥,他們逐漸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一次邊境戰事,朝廷的糧草補給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李將軍主張儘快解決糧草問題,以保證前線士兵的戰鬥力;而王大帥卻認爲應當先集中兵力,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最終在朝堂之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此後,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王大帥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開始在朝廷中拉攏各方勢力,對李將軍進行打壓和排擠。而李將軍則堅守自己的信念,毫不退縮,繼續爲國家的利益據理力爭。
不久,國內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災荒,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李將軍積極組織救災,開倉放糧,拯救了無數百姓的生命。而王大帥卻趁機貪污賑災款項,中飽私囊。
李將軍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他上書朝廷,要求嚴懲王大帥。王大帥卻反咬一口,誣陷李將軍擁兵自重,意圖謀反。朝廷在王大帥的蠱惑下,對李將軍產生了懷疑,開始削弱他的兵權。
李將軍心灰意冷,決定帶領自己的親信部下離開朝廷,另立門戶。從此,李家軍和王家軍勢如水火,誓不兩立。
李將軍深知,與王大帥的爭鬥不僅是爲了個人的榮辱,更是爲了天下蒼生的福祉。他帶領部下南征北戰,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而王大帥卻日益驕橫跋扈,他的軍隊軍紀渙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對其恨之入骨。
終於,在一場決戰中,李將軍和王大帥的軍隊正面交鋒。戰場上,硝煙瀰漫,殺聲震天。李將軍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他的部下們也個個英勇無畏,以一當十。而王大帥的軍隊早已人心惶惶,不堪一擊。
最終,李將軍大獲全勝,王大帥兵敗被俘。在審判王大帥的公堂上,李將軍義正言辭地說道:“你爲了一己私慾,禍國殃民,我與你誓不兩立,今日終於將你繩之以法!”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歡呼雀躍。
從此,天下恢復了太平,李將軍的英名也流傳千古。
誓不兩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