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之不恭
成語拼音
- què zhī bù gōng
卻之不恭成語解釋
- 卻:推卻。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典故出處
- 《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爲不恭。”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孟子的學生萬章向孟子請教人際交往的問題,孟子認爲對人應該恭敬。萬章說:“一再推卻,拒絕別人的禮物是不恭敬的,爲什麼?”孟子說:“高貴的人送東西給你,你如果拒絕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應該接受。”。
成語造句
- 別人送我這麼貴重的禮物,我要是不收下的話感覺卻之不恭。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經常互相送禮、互派使者以示友好。
有一次,晉國的大夫荀躒出使魯國。魯國國君熱情地接待了他,並準備了豐厚的禮物要送給他。荀躒一開始覺得不太好意思接受,想要推辭。但魯國的大臣們紛紛勸說他,如果不接受這些禮物,那就是對魯國的不尊重,會顯得有些傲慢無禮。荀躒思考再三,覺得如果一再拒絕確實顯得有些“卻之不恭”,於是便接受了魯國的禮物。
這件事情在諸侯國之間傳揚開來,大家都對荀躒的做法表示理解和贊同。因爲在那個時代,各國之間的交往有着一套特定的禮儀和規範,接受他國的禮物也是一種表示友好和尊重的方式。如果無故拒絕,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後來,“卻之不恭”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對別人的邀請、贈予或好意,如果拒絕的話,就顯得不禮貌。它強調了在人際交往中,要恰當處理他人的善意和熱情,不能輕易地予以回絕,否則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別人真誠地邀請我們參加活動、給予幫助或贈送禮物時,我們需要慎重考慮如何迴應。如果確實有特殊原因不能接受,也應該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歉意,而不是生硬地拒絕。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因爲不當的拒絕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同時,我們也要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善意和熱情,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和友好。
卻之不恭-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