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衣節口

成語拼音

suō yī jié kǒu

縮衣節口成語解釋

指省喫省穿,生活節儉。

典故出處

宋·蘇軾《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農民之家,量入爲出,縮衣節口,雖貧亦足。”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爲了攢錢買房子,他平日裏省喫儉用,即便收入不錯,也縮衣節口,不捨得多花一分錢。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趙和的書生,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他家境貧寒,父母辛勤勞作,卻僅能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趙和自幼聰慧,深知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他在村裏的私塾求學,刻苦勤奮,每日最早到最晚歸。然而,隨着年歲增長,家裏的經濟壓力愈發沉重。爲了供趙和繼續讀書,父母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連生病都捨不得花錢醫治。 趙和看在眼裏,疼在心中。他決定自己也做出努力,幫助家庭減輕負擔。於是,他開始縮衣節口。平日裏,他不再與同窗們一起去集市遊玩,也不再購買任何零食和文具。他穿着破舊的衣裳,補丁疊着補丁,卻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 喫飯時,他總是隻喫最簡單的飯菜,哪怕是粗茶淡飯,也能填飽肚子便足矣。同窗們有時會嘲笑他的寒酸,他卻不爲所動,心中堅定着讀書出人頭地的信念。 時光荏苒,趙和憑藉着自己的努力,終於在鄉試中脫穎而出,考中了秀才。可這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往後的路依舊漫長而艱辛。 爲了準備會試,趙和需要更多的書籍和學習資料。但家裏已經拿不出多餘的錢來支持他。趙和沒有氣餒,他利用空閒時間去幫村裏的富戶抄書,換取微薄的報酬。即便如此,他依舊縮衣節口,將省下來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學習上。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趙和在會試中一舉高中,成爲了一名進士。他的名字傳遍了家鄉,人們對他的堅持和努力讚不絕口。 趙和入朝爲官後,始終銘記曾經縮衣節口的日子,保持着勤儉節約的作風。他深知百姓的疾苦,爲官清廉,爲當地的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好事,深受百姓愛戴。 趙和的故事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教育子女要懂得節儉、勤奮努力的典範。縮衣節口,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夢想而努力奮鬥。

縮衣節口-成語圖片

縮衣節口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