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
成語拼音
- bá shí shī wǔ
拔十失五成語解釋
- 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
典故出處
-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數,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
成語典故
- 三國時的名士龐統年輕時,爲人樸質,一直沒有人賞識他。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爲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有善於鑑別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於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個樹上,一個樹下,直談到深夜。司馬徽覺的龐統真是非同凡響,讚歎說:“龐德公確實又知人之明,龐統確有與衆不同之處!”從此,龐統的名聲漸漸顯赫。龐德公將他與諸葛亮、司馬徽並列,說孔明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龐統有知人之明,喜歡評判人品高下,樂於培養人才、提高別人的聲望,但是他稱讚別人時,多有溢美之詞。時人覺得奇怪,問其緣故,龐統說:“當今天下大亂,善人少而惡人多。我選拔的人才,即使有一半不合格,也還有一半真纔可以利用,這不是很好嗎?” 龐統在赤壁之戰時避亂與江東,被魯肅推薦給周瑜,入曹營獻“連環計”,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後,諸葛亮借弔孝之際拉攏龐統,同時魯肅也將龐統推薦給孫權,但孫權嫌龐統容貌醜陋,態度傲慢而不予重用。於是龐統往荊州投靠劉備,初爲縣令,不理政事。於是,劉備召見龐統。兩人縱論上下古今,劉備發現他才華橫溢,對他大爲器重,遂拜龐統爲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商方略,教練軍士。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法正奉益州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抗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計,請劉備藉機謀取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有民衆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爲根基,一定可成就大的發展。劉備認爲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人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百萬兵士進入益州。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龐統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爲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後龐統隨劉備進蜀,設計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
成語造句
- 在這次的人才選拔中,出現了拔十失五的情況,導致一些優秀的人未能被選中。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正處於激烈的變革時期。這個國家的君王立志要選拔出一批真正有才能的人來輔佐他治理國家。
於是,君王下令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選拔考試。許多人聽聞這個消息後,都紛紛前來應試,他們都渴望能在這場選拔中脫穎而出,獲得重用。
負責選拔的官員們十分認真地對每一位應試者進行考覈,然而,由於應試者衆多,考覈的標準又難以完全統一,導致在選拔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有些真正有才華的人,因爲種種原因沒有被發現;而有些徒有其表的人,卻憑藉着一些手段通過了考覈。
經過一段時間的選拔,最終確定了一批入選者。君王滿心歡喜地以爲自己得到了一批優秀的人才,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發現這批人中,真正能爲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只有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平平,甚至還有一些人因爲能力不足而犯下了不少錯誤。
君王對此感到十分失望和懊惱,他意識到這次選拔雖然看似規模宏大,但實際上卻是拔十失五,真正得到的有用之才遠不如預期。他開始反思選拔的過程和方法,決定重新審視整個選拔機制,並對那些不稱職的人進行了處理。
在歷史的長河中,類似這樣選拔人才出現拔十失五情況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在某些朝代,科舉制度雖然爲國家選拔了大量人才,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導致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被埋沒,而一些只會死記硬背的人卻能高中。
這件事情也給了我們深刻的啓示,在任何選拔或評估的過程中,我們都要保持客觀和公正,不能僅憑表面現象或單一標準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只有不斷完善選拔機制,提高選拔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選拔出那些能夠爲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和不足,但關鍵是要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改正,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成功。
拔十失五-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