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韞玉

成語拼音

tāo guāng yùn yù

韜光韞玉成語解釋

隱匿光采,韞藏寶玉。比喻隱藏才華,不露光芒。

典故出處

《隸釋·漢小黃門譙敏碑》君商時度世,引己倍權,守靜徹冗,韜光韞玉,以遠悔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看似普通,實則才華橫溢,正所謂“真人不露相”,就如那韜光韞玉之人,一旦時機成熟,必能大放異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名叫李隱的智者。 李隱出生於一個動盪的時代,天下紛爭不斷,各方勢力爲了爭奪權力和土地,戰亂頻繁。李隱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對兵法、治國之道都有着深刻的理解。然而,他深知在這樣的亂世中,過早地展露鋒芒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李隱成年後,看到周圍的許多有才華之人,因爲急於表現自己,最終都成爲了各方勢力爭鬥的犧牲品。他決定韜光養晦,將自己的才華和智慧隱藏起來。他隱居於山林之中,每日與書籍爲伴,過着平淡而寧靜的生活。 當時,有一位名叫王猛的霸主,四處招攬人才,企圖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王猛的手下聽聞了李隱的名聲,便向王猛推薦。王猛派人多次邀請李隱出山相助,但李隱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他深知王猛雖然有雄心壯志,但性格暴躁,難以容人,而且其統治手段過於強硬,未必能夠成就長久的霸業。 在隱居的日子裏,李隱不斷地思考着天下大勢,默默地完善自己的治國理念。他時常與附近的村民交流,瞭解民間的疾苦,心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的方略。 然而,李隱的隱居生活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隨着局勢的變化,又有一位新的領袖崛起,他就是劉承。劉承爲人寬厚,禮賢下士,廣納賢才。他的治理理念與李隱不謀而合,都是以民爲本,追求和平與繁榮。 劉承也聽聞了李隱的才華和名聲,親自前往山林拜訪。李隱被劉承的真誠所打動,他覺得劉承是一位值得輔佐的明主。於是,李隱決定出山,輔佐劉承。 在劉承的麾下,李隱一開始並沒有急於展現自己的全部才能,而是默默地觀察着局勢,爲劉承出謀劃策。他深知,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承的勢力逐漸壯大,在與其他勢力的爭鬥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而李隱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得到了劉承的信任和重用。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劉承的軍隊陷入了困境。李隱挺身而出,運用自己多年積累的智慧和經驗,制定了精妙的戰略,最終幫助劉承反敗爲勝。從此,李隱在劉承的陣營中聲名鵲起,但他依然保持着低調和謙遜,從不居功自傲。 李隱就如同一塊蘊藏着美玉的璞石,在適當的時機,展現出自己的光芒。他韜光韞玉,等待着時機的到來,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爲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和平與繁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複雜的環境中,我們要有韜光韞玉的智慧,不急於一時的表現,而是積蓄力量,等待最佳的時機,才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韜光韞玉-成語圖片

韜光韞玉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