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敵國
成語拼音
- tóng zhōu dí guó
同舟敵國成語解釋
- 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典故出處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也。”
成語典故
- 飲恨親冤已數年,枕戈思報嘆無緣。同舟敵國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幾千。★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六
成語造句
- 在利益面前,原本合作的雙方竟然反目,變成了如同同舟敵國般的關係,相互算計,互不相讓。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段波譎雲詭的故事。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有兩個諸侯國,分別是甲國和乙國。甲國和乙國原本有着一些貿易往來,雙方的百姓也能在邊境和平地交流。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國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
甲國的國君雄心勃勃,想要擴張領土,增強自己的勢力。而乙國也察覺到了甲國的野心,開始加強軍備,以防萬一。終於,甲國按捺不住,派遣大軍攻打乙國。戰爭一開始,甲國憑藉着強大的兵力和精良的裝備,勢如破竹,乙國的軍隊節節敗退。
在這危急存亡之秋,乙國的一位名叫張猛的將領挺身而出。他深知此時的乙國不能再各自爲戰,必須團結一心,纔有抵抗甲國的可能。於是,他召集了所有的將領和士兵,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如今,我們的國家面臨着巨大的危機,甲國的軍隊如洪水猛獸般襲來。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就一定能夠抵禦外敵,保衛我們的家園!”士兵們被他的話語所鼓舞,士氣大振。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乙國的軍隊逐漸穩住了陣腳,開始頑強抵抗甲國的進攻。張猛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士兵們也都奮勇殺敵,毫不退縮。然而,戰爭的消耗是巨大的,無論是甲國還是乙國,都面臨着糧草短缺、兵員不足的困境。
此時,甲國的內部也出現了分歧。一些大臣認爲這場戰爭勞民傷財,已經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應該及時停戰。而另一些大臣則主張繼續進攻,一舉消滅乙國。甲國的國君猶豫不決,而前線的將領們爲了爭奪戰功,也開始互相猜忌,不再像最初那樣團結一致。
乙國則趁此機會,派出使者與甲國進行談判。使者在談判中說道:“如今我們兩國交戰,雙方都損失慘重。即使最後甲國能夠取勝,也必定是慘勝,國力大損。不如我們雙方停戰,重新恢復和平,共同發展。”甲國的國君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同意了停戰的提議。
這場戰爭讓甲國和乙國深刻地認識到,即使在和平時期有過友好的交流,但在利益的衝突面前,也可能瞬間成爲敵人。就如同在同一艘船上,原本應該同舟共濟,但如果彼此心懷鬼胎,勾心鬥角,那麼這艘船就會變得岌岌可危,甚至有可能讓船上的人成爲相互敵對的關係,真可謂是“同舟敵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共同的困難和挑戰時,團結協作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因爲私利而相互爭鬥,最終可能會兩敗俱傷。
同舟敵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