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成語拼音
-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成語解釋
-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典故出處
- 《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成語典故
- 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藉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忍地當場把廚師處死。兩個宮人奉命把屍體裝在筐裏,擡到宮外去埋葬。 正好,屍體被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看見。他們瞭解情況後,非常氣憤,決定進宮去勸諫晉靈公。士季先去朝見,晉靈公從他的神色中看出是爲自己殺廚師這件事而來的,便假裝沒有看見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來到屋檐下,晉靈公才瞟了他一眼,輕描淡寫地說:“我已經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了,今後一定改正。” 士季聽他這樣說,也就用溫和的態度道:“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但是,晉靈公並非是真正認識自己的過錯,行爲殘暴依然故我。相國趙盾屢次勸諫,他不僅不聽,反而十分討厭,竟派刺客去暗殺趙盾。不料刺客不願去殺害正宜忠貞的趙盾,寧可自殺。晉靈公見此事不成,便改變方法,假意請趙盾進宮赴宴,準備在席間殺他。但結果趙盾被衛士救出,他的陰謀又未能得逞。最後,這個作惡多端的國君,終於被一個名叫趙穿的人殺死。
成語造句
- 每個人都會犯錯,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能認識到錯誤並改正。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物都曾經歷過犯錯與成長的歷程。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叫士會的大臣。他才華出衆,爲國家立下了不少功勞,但也曾有過一次險些鑄下大錯的經歷。當時,晉國與秦國之間局勢緊張,雙方時常發生摩擦。一次,晉國得到情報,說秦國即將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士會在沒有完全覈實情報真實性的情況下,便極力主張晉國立刻進行戰備,準備迎敵。然而,後來經過進一步的調查,發現這個情報其實是誤傳,秦國並沒有進攻的打算。
這件事情讓士會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他意識到自己的草率差點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認識到即使自己再有能力,也並非聖賢,不可能永遠不犯錯。於是,他更加嚴謹地對待每一件事務,不再輕易下結論,而是多方求證,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後來,在面對其他重要決策時,士會都會想起這次的教訓,謹慎行事。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不斷地自我提升,繼續爲晉國的繁榮和穩定做出貢獻。
正如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士會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但關鍵是要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改進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可能永遠不犯錯,但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反思和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睿智。歷史上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他也曾有過不少決策失誤,但他能夠及時調整策略,最終成爲一代梟雄。
我們應該明白,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只有勇於承認錯誤,努力改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進步,走向成功。無論是在個人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發展中,都需要我們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錯誤,鼓勵人們在犯錯後能夠重新站起來,繼續前行。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