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叢驅雀

成語拼音

wèi cóng qū què

爲叢驅雀成語解釋

叢叢林;驅趕。把雀趕到叢林。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典故出處

《孟子·離婁上》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爵者,鸇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件事情上,他的錯誤決策反而導致了人才的流失,真是爲叢驅雀,得不償失。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當時,有一個小國,國內的大臣們分爲了兩派。一派主張與強大的鄰國結盟,藉助其力量來保護自己的國家;另一派則堅決反對,認爲這無異於引狼入室,最終會失去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國王在兩派之間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斷。主張結盟的大臣們巧舌如簧,向國王描繪了結盟後種種美好的前景,聲稱這將帶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而反對結盟的大臣們則苦口婆心,以歷史上諸多因依賴他國而最終亡國的例子來警示國王。 然而,國王最終還是被結盟派的言辭所迷惑,決定與鄰國結盟。鄰國一開始確實給予了一些幫助,讓這個小國暫時避免了一些外部的威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鄰國的胃口越來越大,開始不斷地干涉小國的內政,索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小國的百姓們生活日益艱難,民不聊生。而那些曾經主張結盟的大臣們,爲了自身的利益,對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依舊迎合着鄰國的要求。 反對結盟的大臣們則痛心疾首,他們雖然極力抗爭,但無奈國王已經被矇蔽,無法聽取他們的忠言。 最終,小國的百姓們忍無可忍,紛紛起來反抗。但由於力量懸殊,反抗很快就被鎮壓下去。小國的命運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了滅亡。 這個故事正應了“爲叢驅雀”這個成語。那些主張結盟的大臣們,本意或許是爲了國家的安全和繁榮,但他們的短視和自私,卻將國家推向了深淵,就如同爲叢林驅趕麻雀,最終麻雀沒了棲息之所,叢林也失去了生機。這也警示着後人,在做決策時,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堅定的立場,切不可因一時的利益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否則必將自食惡果。

爲叢驅雀-成語圖片

爲叢驅雀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