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操戈
成語拼音
- rù shǐ cāo gē
入室操戈成語解釋
-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裏去,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比喻引用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典故出處
- 《後漢書·鄭玄傳》:“任城何休好《公羊》學,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玄乃‘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休見而嘆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成語典故
- 後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名叫鄭玄。他從小勤奮好學,太守杜密認爲他是個可造之材,於是推薦他進入太學讀書。後來鄭玄又拜大文學家馬融爲師,在他門下學習。當鄭玄學成離開時,馬融感慨地說:“鄭玄走了,我全部的學識也都被他帶走了。” 鄭玄在家裏勤奮地研究學問,他和一起研究經學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寫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三篇文章。鄭玄讀完後,不同意他的見解,於是就寫了《發墨守》、《針膏肓》、《起般疾》三篇文章來反駁何休。何休讀完後,發現鄭玄是利用自己文章裏的觀點來反駁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憾慨地說:“你這樣不是進來我的屋子,又拿我的武器向我進攻嗎?”。
成語造句
- 他本是前來幫忙的,沒想到卻因爲意見不合而與我們發生爭執,簡直就是入室操戈。
成語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兩個國家相鄰,分別是甲國和乙國。兩國之間雖然時有摩擦,但總體上還算相安無事。
甲國有一位年輕的將軍叫林嶽,他自幼聰慧,熟讀兵書,有着遠大的抱負。乙國則有一位大臣叫許柯,此人善於謀略,但心術不正。
一次,乙國因爲一些利益問題想要挑起與甲國的爭端。許柯便想出了一個計謀,他派遣了一些間諜偷偷潛入甲國,在甲國國內製造混亂和謠言,企圖擾亂甲國的民心。
林嶽很快察覺到了乙國的異動,他開始積極準備應對之策。然而,就在這時,甲國國內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一些被許柯收買的人開始在朝堂上指責林嶽,說他故意製造緊張局勢,想要挑起戰爭。
林嶽感到十分委屈和憤怒,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亂了陣腳。他知道,這是敵人的陰謀,目的就是要讓甲國自亂陣腳。
在這種情況下,林嶽決定主動出擊。他深入調查那些造謠生事的人,終於發現了他們與乙國的聯繫。於是,他將這些證據一一擺在朝堂之上,揭露了許柯的陰謀。
那些原本指責林嶽的人此時都羞愧難當,他們意識到自己被敵人利用了。林嶽藉此機會,向國王進言,主張對乙國進行反擊。國王經過深思熟慮,同意了林嶽的建議。
林嶽帶領着甲國的軍隊,迅速出擊,直逼乙國邊境。許柯沒想到自己的計謀被識破,而且甲國還如此果斷地發動了進攻,一時慌了手腳。
在戰場上,林嶽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指揮若定,連連取勝。而乙國的軍隊則節節敗退。
最終,林嶽帶領着軍隊攻入了乙國的都城。許柯見大勢已去,想要逃跑,但被林嶽當場擒獲。林嶽看着許柯,冷笑着說:“你本是乙國之人,卻用陰謀詭計來對付自己的國家,這和入室操戈又有何異?”
許柯無言以對,只能低頭認罪。甲國的這次勝利,不僅挫敗了乙國的陰謀,也讓甲國的威望大增。而林嶽也因爲他的勇敢和智慧,成爲了甲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敵人的陰謀和挑撥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敵人利用,同時要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像林嶽一樣,能夠識破敵人的陰謀,果斷出擊,最終取得勝利。
入室操戈-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