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履危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lǚ wēi
行不履危成語解釋
- 不走有危險的地方。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應時刻保持警惕,切不可盲目衝動,要懂得趨利避害,以免陷入困境,做到行不履危。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一位名叫李恪的年輕人。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自幼聰慧過人,心懷遠大抱負。
李恪所處的時代,國家動盪不安,戰亂頻繁。他眼見百姓生活困苦,心中常常涌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渴望能夠爲國家和人民做些什麼。
成年後,李恪決定投身仕途,希望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善民生,爲國家的穩定和繁榮貢獻力量。他憑藉着出色的才華和不懈的努力,很快在官場嶄露頭角。
然而,官場的複雜和險惡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權力的爭鬥中,不少人利慾薰心,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李恪卻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願意同流合污。
有一次,朝廷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職位空缺,衆多官員爲了爭奪這個職位,紛紛使出各種陰謀詭計。有人試圖賄賂上級,有人誣陷競爭對手。李恪的一位好友勸他也參與其中,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晉升機會,只要稍微變通一下,就能獲得高位。
但李恪果斷地拒絕了好友的建議,他說:“我爲官是爲了造福百姓,不是爲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若爲了一時的利益而違背良心,行不軌之事,日後必遭報應。”
在這場激烈的權力爭奪中,李恪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沒有被權力和利益所迷惑。他堅守正道,不涉足那些危險的爭鬥和陰謀。
最終,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爭奪職位的官員紛紛落馬,而李恪因其正直和清廉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和百姓的愛戴。他被委以重任,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負,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許多實實在在的貢獻。
李恪的故事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行不履危”的真諦,告訴人們在面對誘惑和危險時,要堅守原則,保持清醒,才能避免陷入困境,走向光明的未來。
行不履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