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苟合

成語拼音

xíng bù gǒu hé

行不苟合成語解釋

指做事有主見,不隨便附和別人。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工作中堅守原則,從不爲了迎合他人而放棄自己的立場,真正做到了行不苟合。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仁人志士以其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書寫了無數令人敬仰的篇章。其中,就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的故事完美詮釋了“行不苟合”的真諦。 他叫李膺,生活在東漢末年那個動盪不安、政治黑暗的時代。當時,宦官專權,他們肆意妄爲,欺壓百姓,擾亂朝綱。而許多官員爲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選擇了迎合宦官,同流合污。 然而,李膺卻截然不同。他出身名門,自幼飽讀詩書,胸懷大志。爲官之後,他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一心只爲百姓謀福祉,爲國家除奸佞。 有一次,宦官張讓的弟弟張朔爲非作歹,殘殺無辜。李膺得知此事後,義憤填膺,決定將張朔繩之以法。張朔懼怕李膺的威嚴,逃到哥哥張讓家中藏匿。李膺毫不畏懼張讓的權勢,親自帶人闖進張讓府中,搜出張朔,依法將其處死。 此事震動朝野,宦官們對李膺恨之入骨,紛紛在皇帝面前誣陷他。但李膺始終不爲所動,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他認爲,爲官者就應當公正執法,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絕不能爲了個人的私利而迎合權貴,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 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李膺的行爲無疑是一股清流。他的朋友和同僚曾勸他不要過於剛直,以免招來殺身之禍。但李膺堅定地說:“吾志在報國爲民,行不苟合,雖死無憾!” 最終,李膺因得罪宦官而被誣陷下獄。在獄中,他遭受了種種酷刑,但始終沒有屈服。他的氣節和操守,令無數人爲之動容。 李膺的故事傳頌千古,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行不苟合”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對正義的堅守,是對良知的捍衛,是在黑暗中閃耀的光芒。在歷史的每一個時期,我們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都需要像李膺這樣的人物,以他們的堅定和勇敢,爲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

行不苟合-成語圖片

行不苟合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