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拼音
-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成語解釋
-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典故出處
-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典故
-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派大將馮異與鄧禹去圍剿赤眉農民起義軍,鄧禹與義軍交戰後不幸損兵折將,馮異命令部隊加強防禦,收攏潰散的散兵,同時派軍裝成赤眉軍打入其內部,結果大獲全勝。朝廷下文書表彰他們的戰鬥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造句
- 他雖然在事業上遭遇了挫折,但通過不懈努力在其他方面取得了成功,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時期,有一位名叫馮異的將軍。他出身貧寒,但卻有着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信念。
起初,馮異追隨劉秀征戰天下。在一次激烈的戰役中,馮異所率領的部隊遭遇了敵軍的猛烈攻擊,損失慘重,他不得不暫時撤退。這一戰,可以說是他軍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就如同太陽在東方升起卻又落下,看似失去了希望,如同“失之東隅”。
然而,馮異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重新整頓部隊,加強訓練。他不斷鼓舞士兵們的士氣,讓他們堅信最終的勝利必將屬於他們。
在之後的戰鬥中,馮異充分發揮自己的智謀和勇敢,帶領着部隊屢戰屢勝。他巧妙地運用戰術,一次次擊敗敵軍,爲劉秀奪取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所失去的,在不斷的努力和拼搏下,一點點地收了回來,正可謂是“收之桑榆”。
馮異的故事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一個典範。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但只要我們不放棄,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彌補曾經的損失。就如同《後漢書·馮異傳》中所記載的:“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都有着類似的經歷。他們或許在某個時刻遭遇了困境,但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收穫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成語,不僅僅是對馮異個人經歷的總結,更是對所有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人們的一種激勵和鼓舞。它讓我們明白,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輕易放棄希望,因爲只要我們持續努力,就一定能夠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收穫我們曾經失去的,甚至收穫更多。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