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逮意

成語拼音

yán bù dǎi yì

言不逮意成語解釋

說的話不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內容。同言不達意”。

典故出處

宋·程頤《與呂大臨論中書》竊恐辭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輒露所見,求益左右。”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常常措辭混亂,讓人感覺言不逮意。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墨的書生。李墨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一心渴望能夠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爲國爲民效力。 李墨飽讀詩書,對經史子集皆有深入的研究。然而,他在與人交流時,卻常常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每當他想要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和見解時,總是無法準確地用言語將其傳遞出來。明明腦海中思緒萬千,可到了嘴邊,說出來的話卻與心中所想相差甚遠。 有一次,鎮上舉行了一場文學聚會。各路文人雅士齊聚一堂,交流切磋。李墨也滿懷期待地參與其中,希望能夠藉此機會一展自己的才華。當衆人就一篇詩詞展開討論時,李墨心中有着獨特而深刻的感悟。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看法,可是話一出口,卻變得支支吾吾,邏輯混亂。原本精彩的見解在他含混不清的表述下,變得平淡無奇,甚至讓人難以理解。周圍的人紛紛投來疑惑的目光,李墨感到十分羞愧和沮喪。 又有一回,李墨有幸結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學者對李墨的學識頗爲欣賞,便與他深入探討學術問題。李墨深知這是難得的機遇,他全神貫注,絞盡腦汁地想要把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和思考清晰地表達出來。然而,越是急切,越是力不從心。他的言語顛三倒四,讓學者聽得一頭霧水。最終,學者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嘆息離去。 李墨意識到自己言不逮意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人際交往和學術交流。他開始反思自己,爲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發現自己平日裏總是沉浸在書本之中,缺乏與他人的實際交流和鍛鍊。 於是,李墨決定改變。他不再只是埋頭苦讀,而是主動與他人交流,積極參與各種討論。每當有表達的機會,他都會事先在心中打好腹稿,整理好思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磨練,李墨終於能夠在與人交流時,準確而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最終,李墨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成功踏上仕途。在爲官期間,他憑藉着出色的口才和清晰的思維,爲百姓謀福祉,解決了許多難題。他的經歷也讓人們明白,只有不斷地反思和努力,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言不逮意-成語圖片

言不逮意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