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二價

成語拼音

yán bù èr jià

言不二價成語解釋

貨物的價錢說一不二。同言無二價”。

典故出處

艾蕪《人生哲學的一課》貨在商人店裏,貴得如同寶貝,真是言不二價的。”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家老店購物,品質有保證,而且老闆誠信經營,從來說一不二,言不二價。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城鎮,有一位名叫李誠的商人。李誠經營着一家布莊,他所售賣的布料品質上乘,花色繁多,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李誠做生意秉持着一個堅定的原則,那就是誠信。無論面對怎樣的情況,他都堅守自己的價格底線,從不隨意更改。 有一次,城中來了一位外地的富商,聽聞李誠布莊的名聲,特地前來採購大量的布料。富商看了李誠的貨後,十分滿意,但卻試圖與李誠討價還價,希望能以更低的價格購入。李誠微笑着向富商解釋道:“我這布莊,向來言不二價。我所定的價格,是經過深思熟慮,綜合了成本、品質和市場行情而定。這價格公道合理,實在無法再降。”富商面露不悅,威脅說要去別家採購。李誠依舊態度誠懇但堅定:“買賣自由,若您在別家能找到更合心意的,那也是您的機緣。但我這裏,言不二價,絕不更改。” 富商離去後,李誠的夥計們都有些擔憂,害怕失去這筆大生意。然而,李誠卻毫不慌張,他相信自己的誠信經營定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那富商在城中其他布莊轉了一圈後,發現要麼布料質量不如李誠的,要麼價格更高。最終,富商還是回到了李誠的布莊,按照李誠所定的價格,採購了大批布料。 此事過後,李誠布莊言不二價的名聲更是傳遍了整個城鎮,生意也愈發興隆。 回顧歷史,商鞅徙木立信,通過重賞扛木之人,樹立了秦國變法的誠信根基,使得秦國逐漸強大;季布一諾千金,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因此在當時流傳着“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佳話。 李誠以言不二價的原則經營布莊,正如同商鞅和季布一樣,以誠信爲本,最終獲得了人們的信任和尊重,成就了一番長久的事業。

言不二價-成語圖片

言不二價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