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盡意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ìn yì

言不盡意成語解釋

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典故出處

《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成語典故

病中作詞一闕,調寄《菩薩蠻》,奉上文郎雲傑翰座,謹望挽回春色。詞不盡言,言不盡意。★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三折

成語造句

在那封信中,他想要表達的情感豐富而深沉,然而即便寫了很多,卻仍給人一種言不盡意之感。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賢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便飽讀詩書,才華橫溢。 李賢生活的時代,國家昌盛,文化繁榮。他心懷壯志,渴望能夠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一展抱負,爲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 在準備科舉的過程中,李賢結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名叫王昊。他們常常一起探討學問,交流心得。王昊也是個極有才華之人,兩人惺惺相惜。 一次,李賢與王昊一同參加了一場文人聚會。聚會上,衆人吟詩作對,氣氛熱烈。李賢見此情景,心中感慨萬千,忍不住抒發自己對國家、對人生的種種思考和感悟。然而,當他試圖用言語表達內心深處那些複雜而深沉的情感時,卻發現自己的言辭總是顯得蒼白無力,無法完全傳達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心境。 不久之後,科舉考試來臨。李賢在考場上發揮出色,他的文章觀點獨到,文筆優美。可是,在闡述某些關鍵的治國理念時,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種言不盡意的無奈。儘管他絞盡腦汁,用盡華麗的辭藻和嚴謹的邏輯,卻依然覺得未能將心中的理想藍圖完整地呈現出來。 最終,李賢金榜題名,踏入了仕途。他爲官清廉,一心爲民。在處理政務的過程中,他時常需要向上級彙報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方案。然而,每次面對複雜的局勢和諸多需要考慮的因素,他的彙報和建議總是難以完全涵蓋所有的要點和細節,那種言不盡意的苦惱始終困擾着他。 有一次,地方遭遇了嚴重的水災。李賢深入災區,瞭解百姓的疾苦。回到朝堂後,他向皇帝詳細稟報災區的情況,試圖讓皇帝真切地感受到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救災措施。但無論他怎樣描述,都覺得無法將災區的慘狀和百姓的痛苦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儘管李賢一直被言不盡意的問題所困擾,但他從未放棄努力。他深知語言的表達雖然有限,但只要心懷真誠,用心去做,依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傳遞自己的心意,爲百姓謀福祉。 李賢的經歷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人的內心世界豐富而複雜,語言難以完全表達。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停止表達,而應該不斷努力,用更精準、更生動的語言,去接近我們內心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

言不盡意-成語圖片

言不盡意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