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聽事行

成語拼音

yán tīng shì xíng

言聽事行成語解釋

指說話能聽從,事情能執行。

典故出處

《韓非子·說疑》言聽事行,則如師徒之勢。”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苟,領導的決策他總是認真落實,做到言聽事行,因此頗受賞識。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有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名叫劉恆。劉恆即位之初,國家正處於百廢待興之際,面臨着諸多的挑戰和困難。 劉恆深知,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必須廣納賢才,虛心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於是,他在朝廷之上,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諫,無論言辭是溫和還是激烈,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態去傾聽。 有一次,一位名叫張釋之的大臣向劉恆進言,談到了當前國家律法執行中的一些問題。張釋之直言不諱地指出,律法的公平公正執行對於國家的穩定至關重要,不能因爲權貴的干預而有所偏私。劉恆認真地聽着,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之後,在處理一起涉及權貴的案件時,劉恆原本想要從輕發落,但回想起張釋之的進諫,他最終還是決定依法行事。這一決定在朝廷內外引起了轟動,衆人皆稱讚劉恆的公正無私。 還有一位名叫賈誼的大臣,他針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向劉恆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議。劉恆不僅耐心傾聽,還將其中可行的部分立即付諸實踐。 在劉恆的治理下,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他的言聽事行,使得大臣們更加敢於直言,爲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正是因爲劉恆能夠做到言聽事行,虛心納諫,不剛愎自用,才使得國家的政策能夠符合實際情況,順應民心。他的這種品質,也爲後世的君主樹立了榜樣。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劉恆言聽事行的佳話,永遠流傳,成爲了後世治國理政者借鑑的典範。

言聽事行-成語圖片

言聽事行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