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癰貽患

成語拼音

yǎng yōng yí huàn

養癰貽患成語解釋

癰毒瘡;患禍害。留着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爲後患。比喻縱容姑息壞人壞事,結果自己遭殃。

典故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養癰貽患,我之謂也夫!”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總是對小錯誤視而不見,殊不知這樣下去最終會養癰貽患,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有一位君王名叫李敖。他治下的國家起初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李敖有一位寵臣叫張弼,此人能言善辯,常常哄得李敖龍心大悅。然而,張弼卻心懷不軌,利用君王的信任,大肆斂財,結黨營私。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曾多次向李敖進諫,指出張弼的種種惡行,提醒君王應當警惕,不可縱容張弼的行爲,否則必養癰貽患。 但李敖卻不以爲然,他認爲張弼是自己的親信,那些所謂的惡行不過是他人的嫉妒和誣陷。他不僅沒有對張弼加以約束,反而對進諫的大臣加以斥責。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弼的勢力愈發龐大,他的黨羽遍佈朝野。終於,他不再滿足於僅僅在幕後操縱,企圖篡奪王位。他發動了一場政變,一時間,國家陷入了混亂和動盪之中。 李敖這才如夢初醒,懊悔自己當初沒有聽信忠臣的諫言,以致養癰貽患。然而,此時已經爲時已晚,國家的根基已經被動搖,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回顧歷史,東漢末年的董卓,也是因爲漢獻帝的縱容和無力約束,最終成爲了禍亂朝綱的大患。正所謂“小洞不補,大洞喫苦”,對於那些潛在的威脅和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解決和處理,就如同身體上的癰疽,起初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隱患,但如果任其發展,最終必然會釀成大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問題和隱患時,絕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因爲一時的短視和情感的偏向而忽視了潛在的危險。只有及時地採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避免養癰貽患的悲劇發生。

養癰貽患-成語圖片

養癰貽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