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音咂字

成語拼音

yǎo yīn zā zì

咬音咂字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一字一板,鄭重其事。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誦讀詩詞時,總是極爲認真,每個字的發音都反覆斟酌,那種咬音咂字的態度令人敬佩。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書的書生。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便對文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和天賦。 李書成長的地方是一個文化氛圍濃郁的小鎮,這裏的人們崇尚知識,尊重文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李書更是一心沉浸於書海,期望有朝一日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隨着年歲的增長,李書開始參加各種文學聚會和詩會。在這些場合中,他發現許多文人墨客在吟詩作對時,往往只注重華麗的辭藻和流暢的韻律,卻忽略了文字本身的精準和內涵。這讓李書心中頗有感慨,他認爲真正的文學應該是咬音咂字,對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進行深入的琢磨和推敲,方能傳達出最準確、最深刻的意義。 有一次,小鎮上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詩會,衆多文人雅士紛紛前來一展才華。李書也在受邀之列。詩會之上,大家紛紛吟誦自己的新作,一時間,詩詞之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然而,李書在聆聽的過程中,卻發現了不少問題。有些詩作雖然聽起來韻律優美,但仔細品味,用詞卻頗爲含糊,甚至有些詞不達意。 輪到李書展示自己的作品時,他緩緩開口,一字一句,清晰而有力。他的詩作不僅韻律和諧,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字都用得恰到好處,精準地表達了他心中所想。在場的衆人起初並未太過在意,只覺得李書的吟誦速度稍慢。但隨着詩句的展開,大家逐漸沉浸其中,感受到了李書詩作中那字斟句酌的魅力。 詩會結束後,衆人對李書的詩作議論紛紛。有人稱讚他的用心和嚴謹,也有人覺得他過於咬音咂字,顯得有些刻板。但李書卻不爲所動,他堅信只有對文字保持敬畏之心,咬音咂字,才能創作出真正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此後,李書更加刻苦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造詣。他的作品逐漸流傳開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讚賞和推崇。而他咬音咂字的創作態度,也影響了身邊的許多文人,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對文學的理解和追求。 多年後,李書終於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努力考取了功名,進入了仕途。在爲官期間,他依然保持着咬音咂字的習慣,對待每一份公文、每一篇奏摺都極爲認真,從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敷衍。他的這種嚴謹態度,不僅爲他贏得了上司的賞識,也爲百姓謀得了不少福祉。 李書的故事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咬音咂字的重要性,也讓後人明白了,對待文學和工作,都應該保持這樣一種認真、嚴謹的態度。

咬音咂字-成語圖片

咬音咂字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