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勾斷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duàn
一筆勾斷成語解釋
- 全部取消之意。同一筆勾消”。
典故出處
- 宋·陳亮《與吳益恭書》此事今已一筆勾斷云云。”
成語典故
- 倘我人朝,曹公仁德,則一筆勾斷;倘若不仁,就死於帝都。★《三國志平話》卷下
成語造句
- 曾經的那些恩恩怨怨,在他決定放下的那一刻,都被一筆勾斷,從此不再糾纏。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位文人,一位叫李謙,另一位叫王博。他們自幼一起長大,一同求學,都心懷壯志,渴望在科舉考試中嶄露頭角,爲家族爭光,爲國家效力。
李謙生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文章更是寫得妙筆生花。王博則勤奮刻苦,日夜苦讀,積累了深厚的學識。
科舉考試臨近,兩人都緊張地準備着。考試那天,他們胸有成竹地走進考場。放榜之日,李謙名列前茅,而王博卻名落孫山。王博心有不甘,認爲是考官誤判,從此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消愁。
李謙爲官後,清正廉潔,一心爲百姓謀福祉。他深知官場複雜,稍有不慎便會陷入泥潭,因此行事謹慎。而王博在失意中漸漸迷失自我,結交了一些不良之友,開始參與一些不正當的勾當。
有一次,王博受人指使,誣陷李謙貪污受賄。李謙被關押審查,他深知這是一場陰謀,但一時找不到證據爲自己洗刷冤屈。
就在李謙陷入絕境之時,他的一位好友挺身而出,經過多方調查,終於找到了王博誣陷的證據。真相大白後,朝廷決定嚴懲王博。
李謙面對曾經的摯友,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過去的種種,痛心不已。最終,他下定決心,將這段情誼一筆勾斷,不再念及舊情。王博也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在這個故事中,李謙在大是大非面前,果斷地一筆勾斷了與王博的情誼,展現出了堅定的原則和正義的立場。這也告訴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堅守正道,當斷則斷,不能被錯誤的情感和關係所羈絆。
一筆勾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