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簧兩舌

成語拼音

yī huáng liǎng shé

一簧兩舌成語解釋

比喻胡言亂語。

典故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三一簧兩舌,妄言諂語。”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這件事上的說法前後矛盾,就像那種一簧兩舌、出爾反爾的人,實在讓人難以信任。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各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有一個名叫張儀的謀士,他憑藉着自己的巧舌如簧,在各國之間遊走,試圖謀取個人的榮華富貴。 當時,秦國崛起,對周邊國家虎視眈眈。張儀看準了這一局勢,來到了魏國。他在魏王面前,先是把魏國的實力誇讚一番,讓魏王心花怒放。然而,轉眼間,他又用危言聳聽的話語描述秦國的強大和兇猛,聲稱如果魏國不與秦國交好,必將面臨滅頂之災。魏王被他說得時而信心滿滿,時而憂心忡忡。 接着,張儀又前往韓國。他對韓王說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言辭。他說魏國已經決定投靠秦國,若是韓國不緊跟其後,必然會被秦國和魏國聯手攻擊。韓王聽了,頓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張儀就這樣,憑藉着自己能言善辯的口才,在各國之間翻雲覆雨,一簧兩舌。他的話語左右搖擺,沒有絲毫的堅定和忠誠。他的目的僅僅是爲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和慾望。 然而,這種行爲終究是爲人所不恥的。在歷史的長河中,真正能夠被人們銘記和稱讚的,是那些忠誠、正直、有堅定信念的人。像張儀這樣靠着一簧兩舌謀取私利的人,雖然可能在一時之間獲得了一些好處,但最終難以逃脫歷史的審判。他們的行爲只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混亂和災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當以史爲鑑,遠離那些一簧兩舌、巧言令色之人,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用真誠和正直去對待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一簧兩舌-成語圖片

一簧兩舌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