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桑之夢

成語拼音

shēng sāng zhī mèng

生桑之夢成語解釋

夢見桑樹從井中長出。比喻死期將至

典故出處

晉·陳壽《益都耆舊傳》:“何祗夢桑生井中。趙真佔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壽恐不過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成語典故

晉朝時期,何祗一天晚上夢見他家的井裏長出一棵桑樹,覺得奇怪,就去找趙真占卜。趙真佔後說:“桑樹並不是井裏生的東西,桑字四十八,君壽恐不過此。”後來何祗在48歲時果然去世。

成語造句

他總是沉浸在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彷彿陷入了生桑之夢,難以自拔。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莊周的人。 莊周家境貧寒,但他卻有着一顆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和思索的心。有一天,莊周在路邊的一棵桑樹下休憩,疲憊的他不知不覺間進入了夢鄉。 在夢中,他彷彿置身於一個奇幻的世界。他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自由自在地在花叢中飛舞。他感受着微風的吹拂,聞着花朵的芬芳,體驗着作爲蝴蝶的輕盈與快樂。他完全沉浸在這個蝴蝶的世界裏,忘卻了自己原本的身份。 不知過了多久,莊周從夢中悠悠醒來。當他起身時,腦海中依然縈繞着夢中那奇妙的情景。他不禁陷入了沉思,開始思考起夢境與現實的關係。他疑惑着,到底是自己剛纔在夢中變成了蝴蝶,還是現在的自己是蝴蝶所做的一個夢呢? 這個奇特的經歷讓莊周感悟頗深,他開始思考人生的種種變幻和不確定性。他意識到,有時候我們所執着的現實,也許並不比一場夢境更加真實。他感慨於世事的無常,如同那虛幻的夢境一般難以捉摸。 後來,莊周將自己的這番感悟和思索與他人分享,他的觀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思考。“生桑之夢”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用來比喻人生的虛幻無常,就如同那桑樹下的一場夢境。 正如《莊子·齊物論》中所記載:“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這正是對莊周這場生桑之夢的生動描述,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人生的種種時,要保持一顆清醒而豁達的心,不被表象所迷惑,去追尋那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人都曾經歷過類似的困惑和思索。他們在面對人生的起伏和變幻時,也會如同莊周一樣,感嘆命運的無常。然而,正是這種對虛幻與真實的不斷探索,推動着人類思想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從生桑之夢中領悟到的,不僅僅是人生的虛幻,更是對自我和世界的不斷重新認識和審視。

生桑之夢-成語圖片

生桑之夢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