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風餘教
成語拼音
- yí fēng yú jiào
遺風餘教成語解釋
-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典故出處
- 宋·葉適《金壇縣重建學記》京口常爲江南必爭之地,其人以智詐勇力擅名於時,而古人遺風餘教無聞焉,何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先人的智慧和品德一直影響着我們,那就是遺風餘教的力量,讓我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處世的準則。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展現了遺風餘教的深遠影響。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衛國的諸侯國。衛國的君主衛靈公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並非盡善盡美,但他身邊卻有一位極具智慧和品德高尚的大臣,名叫蘧伯玉。
蘧伯玉爲人正直,對禮儀道德的遵循一絲不苟。他時常向衛靈公進諫,倡導以仁德治國,重視民生。然而,衛靈公有時未能完全接納他的建議。
儘管如此,蘧伯玉的言行卻在衛國的臣民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對待百姓溫和有禮,對待同僚真誠友善,處理政務公正無私。他的家中,子女孝順,夫妻和睦,鄰里之間也相處融洽。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靈公去世,衛國陷入了一段動盪的時期。新的君主繼位後,政治混亂,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這艱難的時刻,那些曾受到蘧伯玉言傳身教的人們,依然堅守着他所倡導的道德準則和行爲規範。
在衛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年輕的官員。他曾有幸聆聽過蘧伯玉的教誨,深知爲官應當清正廉潔,爲民謀福。在周圍的官員紛紛貪污受賄、魚肉百姓之時,他堅守初心,公正執法,努力爲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還有一位商人,在生意場上,面對種種利益誘惑,始終秉持着誠實守信的原則,不欺詐,不謀取不義之財。他常對人說:“蘧大人曾教導我們,唯有以正道行商,方能長久。”
甚至在普通百姓之中,鄰里之間相互幫助、尊老愛幼的風氣也未曾改變。當有災荒發生時,人們紛紛伸出援手,共渡難關。
蘧伯玉雖已不在朝堂,但他所留下的遺風餘教,如同黑夜中的明燈,照亮了衛國百姓前行的道路。這種無形的力量,在艱難的歲月裏,支撐着衛國的社會秩序,讓人們在動盪中依然保持着善良和正直。
後世之人在談論起這段歷史時,無不感慨蘧伯玉遺風餘教的偉大力量。它讓我們明白,一個人的高尚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即使在其離去之後,依然能夠在世間延續,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遺風餘教-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