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濟可
成語拼音
- yǐ fǒu jì kě
以不濟可成語解釋
- 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成。
典故出處
-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
成語典故
- 營平(趙充國,封營平侯)皤皤,立功立論,以不濟可,上諭其信。★《漢書·敘傳下》
成語造句
- 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存在諸多問題,最終的結果以不濟可,實在讓人感到失望。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各國都在爲了爭奪土地和資源而不斷征戰。
有一個小國,名爲衛。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有着一定的抱負,但在治理國家方面卻常常顯得力不從心。
當時,衛國的朝堂上有一位名叫蘧伯玉的賢臣。他爲人正直,才華出衆,一心想要爲衛國的繁榮富強出謀劃策。然而,衛靈公卻並非總是能夠虛心聽取他的建議。
有一次,衛國面臨着一個重大的決策。蘧伯玉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合理的方案。他認爲此舉不僅能夠解決當前的危機,還能爲衛國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可是,衛靈公卻心存疑慮,對蘧伯玉的方案猶豫不決。
在之後的日子裏,衛國的局勢愈發嚴峻。衛靈公這才意識到當初蘧伯玉的建議是多麼的明智,然而此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衛國的百姓生活日益艱難,國家的實力也逐漸衰落。衛靈公爲此懊悔不已,他深知自己當初沒有果斷採納蘧伯玉的良策,才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這個故事中,衛靈公對待蘧伯玉的建議“以不濟可”,最終使得衛國陷入了困境。這也警示後人,在面對他人的正確意見和建議時,應當虛心接納,切不可猶豫不決,否則可能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正如《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應當保持謙虛的態度,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才能避免“以不濟可”的錯誤,讓自己和所涉及的事務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
以不濟可-成語圖片